束印
摘 要:地理的教學不僅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全面地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和了解,產生正確的地理觀。
關鍵詞:高中生;地理素養;培養研究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有一個思想的轉變。讓教師充分意識到課堂不再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育,而是需要通過教育活動,鞏固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并且培養學生主動對地理知識進行自主探索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下文筆者將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對高中地理課堂對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做出一定的討論。
一、 培養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素養
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就要做好地理知識素養的培養,這是地理素養形成的基礎,是基本載體。有教育家說過:“高興學來的東西永遠不會忘。”歌德也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這充分地說明了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特別是高中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對生活中的事物有了基本的了解,隨之而來的是考試、學習的壓力,如果是對學生進行強制性教育,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影響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所以為了提高學生上課的效率,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而順利地培養學生的掌握地理知識的素養,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從被動地了解知識到有想主動了解知識、學習知識的欲望,從而促進教師教學目標任務的完成。比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到宇宙中地球的形成多么的不易,這個星球上任何生物的形成都和其大小剛好適宜的體積、與太陽的距離適宜有很大的關系。充分引起了學生的驚嘆,激發了學生對這個知識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想要學習地理知識的欲望。
在高中的地理學習中,涉及很多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這要求學生進行深刻記憶,從而進行實踐運用和探索。因為地理專業知識比較難懂,并且容易讓高中階段的學生感到枯燥,所以在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掌握時,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提高學生掌握的能力。比如在冷鋒、暖鋒等進行記憶和區別時,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口訣,促進學生的記憶。暖鋒:半圓暖洋洋,連續降水鋒形成。冷鋒:黑色三角為冷鋒,下雨降溫刮大風。
二、 提高學生運用地理技能素養
地理技能的素養的培養在地理素養中起著一個重大的作用。因為地理是一個需要認圖、記圖、識圖的科目,所以在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時,需要教師提高學生的地理統計和計算能力、地圖分析能力、地圖利用能力、圖表繪制能力等,貫穿地理課堂教學時間,滲透入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充分促進學生運用地理技能的素養提高。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思考,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構造出屬于自己的地理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比如在對太陽系進行學習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八大行星的公轉周期大概是多長時間?公轉方向和自轉方向與地球有什么區別?大小怎么樣?其公轉軌道和地球有什么相似之處?”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認真對圖和數據進行觀察和思考,最終得出結論,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讀圖的能力,從而提高了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學習的地理知識可以充分運用在生活中,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聯系日常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教師可以在地理教學中,加強內容的廣泛性和生活性,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地理知識和生活的關系,有利于學生在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時,利用地理的獨特視角,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三、 指導學生形成地理情感素養
只有對地理產生了情感,才能充分促進學生利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地理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學習。課堂是地理教學的主要場地,而教材是教師講授知識的主要資料,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資料,挖掘其中的情感內容,把情感教學和地理知識教學有機地融合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地理情感素養。比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進行熱愛地球、珍惜生活的情感教學。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學習中,樹立學生的熱愛自然的意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師可以倡導學生節約地球上的水資源。必修二中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教學中,教師可以激發學生未來為國家效力,充分促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的熱情。第六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教師可以樹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情感素養。
學習高中地理,不僅要注意以書本教材為中心,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從生活上去親身感受和體驗,從內心深處對地理的學習產生情感。比如在學習《氣象災害》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各地曾經發生的氣象災害,有條件的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帶領學生去旅游景點進行參觀。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祖國自豪感,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從而培養學生的地理情感。
總的來說,地理的教學不僅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對問題進行分析,在生活中學會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全面地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和了解,從而產生自己的地理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