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群隆
摘要:識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識字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能力;意義;對策
識字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識字是學習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如果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一定的漢字積累,那學生的學習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將會寸步難行。因此,教師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認清字形、讀準字音、理解字意、正確運用漢字”,這些能力都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直接體現。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的小學生而言,由于在幼兒園階段所學習的漢字并不多,因此,低年級是他們漢字學習的關鍵性階段。以下,筆者立足自身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闡述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學生識字能力培養的對策。
一、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意義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主要如下:
1. 有利于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識字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只有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技巧、方法,能夠靈活地運用漢字,方能不斷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對于語言的學習而言,詞匯是基礎的、是關鍵性的。而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重點往往都是放在學生的詞匯積累上,這樣的教學模式也是無可厚非,只是和新課改所倡導的“強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步提升”不相符。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將知識的積累與技能的提升有機整合起來,是夯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保證。
2. 有利于促進學生技能的提升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能力的掌握遠比知識的掌握更加重要。學生掌握了能力,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而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具備知識,不掌握能力,那在日常的學習中,一旦缺乏有效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將會止步不前。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更加需要掌握技能,并通過技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技能的提升,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3. 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
一直以來,知識灌輸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尤其是對于一些地方上的教師而言,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以及教學理念的落后,使得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都是采取傳統落后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能力和素質得不到很好的提升,最終淪為考試的機器。而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強化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這一點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時代的先進性,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知識和能力”的發展是相吻合的,由此可見,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對策
1. 豐富教學模式,激發識字興趣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有效地集中是他們普遍存在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培養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的過程中,應當不斷豐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師應當改變學生被動識字的現狀。對于小學生而言,對這些抽樣符號的學習往往會感覺枯燥乏味,且被動式的識字學習,還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得學生的識字效率低下。因此,教師應當通過豐富識字教學的模式,營造識字學習的氛圍,激發兒童的識字興趣,讓學生樂于識字、主動識字,促進識字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師可以將游戲教學法融入到識字教學中,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一般而言,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喜歡模仿,喜歡表現,而游戲教學則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識字時,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如“猜字謎”“找朋友”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第三,教師大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模式,讓學生能夠準備地把握漢字的讀音、了解字形,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圖案、形狀等,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改變過去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減輕記憶的難度和搶斷,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
2. 識字與生活相連,提升運用能力
學生識字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運用。教師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應當將識字教學與生活有機整合起來,讓學生在識字中了解生活,在生活中識字,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漢字是人們長期的生活實踐積累而成,生活是漢字的載體,因此,通過將漢字與生活有機整合起來的識字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例如,教師在漢字的教學中,可以充分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如學校的校名、校規、校訓或者是教室以及走廊上的標語等等,都是學生學習的目標。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制作識字卡片,甚至還可以在卡片上繪畫自己覺得形象的事物,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實踐和探索能力的提升。
3. 重視漢字的書寫、讀音,提升學生識字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對漢字的學習,不僅僅是認識,而是要能夠正確地書寫、拼讀。因此,教師應當將漢字的書寫以及拼讀與識字有機整合起來,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在漢字的書寫上,教師可以制作一些flash動畫,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一些獨特漢字的書寫方式,并配上讀音,讓學生能夠正確地把握漢字的書寫和拼讀方式。在這里筆者要強調的一點是:漢字的書寫和拼讀,在遠程教育資源中有很多現成的視頻資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識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伍娟.淺談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5(27):34-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