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讓軍
摘要: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似乎都有數學題目比其他文學類題目更困難的感受,這樣的狀態從各科成績的及格率、優秀率情況上也可以看出來。因此,如何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解題思路對于今后小學生提高數學成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將探究轉化策略在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的應用,旨在為一線教學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教學;轉化思維;教學策略
小學時代是孩子健康成長、茁壯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開拓思維、培養思維的黃金時期。小學生的思維大都比較活躍,喜歡探索新知識,而數學題目相對枯燥乏味,如果題目太難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小學教師應適當運用轉化策略,將數學題目分解為不同的條件,耐心引導學生聯系課上學到的知識點來分析條件、一步一步地簡化問題,直到解決問題。
一、 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轉化策略的應用原則
目前,轉化策略已在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有了一定程度的應用,其可以有效幫助簡化數學題目,從而增強學生解題的效率、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通過總結教學經驗,可以將應用轉化策略的原則主要概括以下三條:第一,熟練原則。此項原則主要是指在當學生碰到陌生問題時可以很輕松地將問題轉換成自己已經熟練掌握的題型,將一個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環節與環節之間具有一定聯系性的一系列題目,從而能夠使用現有的解題方法進行解題并得出正確答案。熟練原則首先要求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課本上的知識以及老師補充的知識,并能靈活運用。總之,熟練性原則就是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知識基礎,這是使學生的直接知識理論與間接知識理論建立聯系的過程。第二,簡明原則。此項原則主要是指當學生遇到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時,可以通過分析題目、拆解條件將其轉化成一個或幾個簡單明了的基礎性題目。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要求學生具有能夠深入分析題目中不同條件之間聯系的能力,并且確保自己的思路時刻清晰,以防陷入思路的誤區。第三,典型原則。此項原則是指當學生遇到一個數學問題時可以將此問題順利轉化成平時練習中的一個典型題目,也就是模型,接下來只需要套用步驟、突出空間形式以及數量關系,就可正確、快速地解答問題了。
二、 轉化策略在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的運用
將轉化策略適當應用于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打破定式思維、增加解題途徑,還能進一步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1. 一般化法
應用此種方法的目的就是在解決某些解題思路相對明確但很困難的問題時,可以把習題轉化成一般化、常見的題型,使其變得更加條理清晰,便于找出問題的突破口。例如,讓小學生計算題目:小明全家駕車去春游,途中經過一座高架橋,橋上路與路之間的平行距離為2m,而俯瞰回旋型的高架橋長為32m,寬為6m,試問小明一家在高架橋上行駛了多久?當小學生遇到這一題目時,很容易腦袋一熱,找不到解題思路。這時,正是教師應用一般化方法講解題目的好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到將高架橋分解為多個小段,然后分別計算每一個小段行駛了多少,最后相加的解題思路上去。如此就達到了將題目簡化的目的,學生也掌握了對應的解題思路。接著跟上幾個同類型題目的訓練,在以后的題目中再遇到類似的題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突破口了。
2. 利用圖形進行解答
相對于抽象的文字來講,或許圖形能使我們對某一題目的情境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體會,也便于學生分析和思考。將習題仔細分析后畫出對應的圖形,也就是利用數形結合法,會幫助學生有效地將一個抽象問題轉化成較直觀地題目。所謂數形結合,主要是指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和結論兩者之間的內部聯系,理清題目中代數意義的同時又可以較為直觀地使幾何圖形顯現出來,從而讓抽象的數據關系與直觀的空間形式充分地聯系起來。使用此種方法解題可以將相對抽象的、復雜多步驟的、困難的問題轉化為簡單、清晰的問題,使學生更容易找到題目的切入點,減少學生的思考量和出錯機會。例如,讓小學生解答此問題:小紅一家共有五口人,小紅的媽媽買了一塊西瓜,試問如何分割西瓜才最公平?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紙上畫出一塊西瓜,并假設這就是小紅媽媽購買的西瓜,然后動手嘗試將“西瓜”均分為五塊,并依據此圖形計算出相應的數值。
3. 對于幾何題的解決方法
小學階段的幾何題目屬于基礎題,不會考察很難想象出來的幾何圖形。在解答這一類題目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圖形分解的解題方法。例如,在講解《多邊形面積計算》一章時,教師應先講解一些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和各自的特點,再通過對基本圖形進行變形,包括組合、拆解等,讓學生練習解答。學生的一般反應是不認識這些圖形,不知道關于它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時,教師應引導學時將圖形拆解或補充,也就是利用“割補法”進行解答,從而應用基本圖形的計算公式求出每一分解后的圖形的面積,最后進行相加。
4. 利用轉化策略解答未知數
未知數解答題目在小學階段一般只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出現。解答這類題目時,基本方法就是利用加、減、乘、除等的變換來進行計算。如果這類題目出現了較為復雜的問題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思路進行解答。例如,在解答方程6x+3=10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轉化思維,將6x看成一個整體,那么這個題目就變成了一個數字與3相加之后等于10。這就將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轉化成了一個簡單的問題。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轉化策略解答數學題的一個整體思路就是將難題化簡、將復雜題化成清晰題、將陌生題化成典型題。本文主要在闡述了在應用轉化策略進行教學時應當遵循的三個原則,并分析了幾種常需要利用轉化策略來解決的幾類題型,希望對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具有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慶朋.小學數學解題中的轉化策略分析與討論[J].科普童話,2016(09).
[2]葉康.淺談轉化思想在小學數學解題中的妙用[J].新課程(小學),2016(14).
[3]王麗.例談小學數學解題中轉化思維的有效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
[4]錢祥勇.小學數學解題策略淺探[J].新課程導學,2015(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