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淑美
摘要:識字有助于其智慧潛能的開發及培養其自身的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筆者與大家探討一下字圖結合法、情景創設法和歸類等幾種常規教學法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創新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常規教法;創新;運用
“人生識字聰明始。”識字,不僅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還是學生文化素質培養和提高的第一步。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識字還有助于其智慧潛能的開發,以及培養其自身的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正如我國著名現代作家郭沫若先生所說的:“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識字教學,儼然已經成為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然而,由于識字教學本身就具有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再加之有些教學方法缺乏新穎性,導致當前許多學生對于識字學習根本提不起興趣,教師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識字愿望。也有些學生識字時學得很快,但是遺忘得也是相當的快。我國著名的特級教師斯霞老師也說:“研究識字教學,探求出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識字教學質量的更科學,更藝術,更符合兒童接受能力的識字教學途徑,實在很有必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且有效率地識字,使識字教學變得輕松高效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使得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更加的輕松高效呢?以下就將進一步談談幾種較為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
一、 字圖結合法
在小學低年級時期,學生們的識字數量還不夠多,識字基礎也才剛剛開始,過于抽象的漢字就不容易被學生記住,往往是教師今天教了,學生卻是明天就忘了,因此也就造成了識字教學的低效。這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在常規教法上稍加變動,在識字的同時要是伴有一些簡單明了的圖形就會更加形象生動,能夠更快速地讓學生記住生字,課堂教學的效率當然也就提高了。例如,當教學“目”字時,語文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簡單畫出眼睛的形狀,然后引導學生發現“目”字橫起來便與眼睛的形狀相似;又比如,在教學“網”、“田”、“口”、“月”等字的時候,低年級語文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幻燈片上放映出相應實物的圖片,如此既能使學生更好地識記漢字,也能使教學的過程隨之變得更加豐富有趣,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氛圍,所以此法也是深受師生們的喜愛。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更多地從學情的角度、從學生接受的能力角度來考慮課堂教學的組織。要知道,當文字語言難以直觀地表達時,圖畫就開始充分地發揮它自身的優勢。特別是對小學生而言,能否巧妙地使用教具,運用簡便而有效的教學資源是很重要的。而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利用好現有的一切所能利用的資源,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尋找到最佳的幫學途徑。
二、 情景創設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因此,在識字教學時,教師就應該一改以往只是告訴學生所要學的生字及其用法等相關知識點的教學方法,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出合理的情景,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其現場融入感,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感同身受,從而更好地識字。例如,當所要教學的課程內容大都與水果有關時,就可以創設出在果園中的情景,以此類推;或者讓學生們分角色扮演各自所學會的新生字,然后放手讓學生自由交流,教會他人自己所代表的漢字,進行優勢互補。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在一旁觀察并留意,在學生較為容易弄混發生錯誤的地方著重強調,發現錯誤時應及時對學生進行糾正。
有一點是必須補充的,那就是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情景創設法應該是實物教學法的一種有效補充和完善。一般而言,小學低年級教材在編排識字順序是由生活中可見的實物開始的。在這個起始階段,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多多利用實物對小學生進行識字教育,使得他們把文字與實物建立起真實可感的聯系來。而等到識字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出現一些較難拿到實物的文字時,語文教師再利用情景創設法來輔助教學也不遲。
三、 歸類教學法
在學習過程中找規律、進行歸類記憶的學習方法,一直以來被許多人視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在小學識字教學中同樣適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瑰寶,其中的奧妙必不可少,漢字所隱含的規律也是有跡可循。當學生學會了一個生字的同時,就能夠以這個字為中心,引申出與之相關的其他生字來。其中的歸類方法也是相當的多,可以是形聲字,也可以是近義字或反義字。有學者研究表明,在所學的漢字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毋庸置疑,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形旁和聲旁進行歸類,不失為一種較全面系統的方法,此法在識字教學中也被廣泛應用。
在進行小學生識字歸類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最好是先由教師示范歸類識字的方法。然后再引導小學生進行自己獨特方式的歸類,把這種學習方式與教師歸類作為一在效且有益的補充。這樣的話,小學生就會在榜樣的帶動、引領之下進行個性化的學習。而這種學習也就真正成為了他們喜歡的方式,也成為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總而言之,在識字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識字數量與質量齊頭并進,就是以上方法所要達到的目的。沒有最好的識字教學方法,只有最適合的識字教學方法,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與時俱進,才能發現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鄧衛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實踐研究.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2]石戰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課程境遇.基礎教育.2008年.
[3]張欣.續珍淺論漢字文化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聯系.教學與管理.2010年.
[4]魯建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思考.新課程.2015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