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榮意
摘要:在高中學科中,歷史作為重要的學科之一,然而因為高中階段,歷史分值并不大,教師與學生并未對高中歷史引起高度重視。而史觀意識是按照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針對高中歷史加以學習理解,針對現實進行觀察,展望未來的一種思維觀念。而史觀意識的形成對于學生形成科學的歷史觀,促進學生歷史意識的提高,加強高中歷史教育的重要對策之一。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人教版高中歷史為例,從簡述史觀意識入手,重點探究高中歷史學習中的史觀意識。
關鍵詞:高中階段和;歷史學習;史觀意識
一、 引言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高中歷史教育教學實踐深入發展,使得歷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二十一世紀,我國教育部門在制訂高中歷史教學材料的過程中,明確指出要求學生從唯物史觀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歷史,繼而指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史觀意識。但是,因為高中歷史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考試壓力大,教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對于歷史教育中,學生史觀意識的培養并未引起高度關注。為此,筆者認為針對高中歷史學習的史觀意識加以探究極為重要。
二、 簡述史觀意識
史觀意識指的是在歷史范圍內的思想形態之一,學者認為史觀意識指的是文明發展期間,人類對于自身歷史進行記憶以及描述,總結經驗以及汲取智慧的同時,將這種意識運用在現實生活中的一種要求。也有學者認為史觀意識指的是把過去的期望、現在期望與將來期望相結合的心靈活動之一。還有學者認為史觀意識指的是在繼承歷史傳統的基礎上,針對歷史經驗加以總結,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歷史實踐中,避免盲目性,防止發生歷史錯誤,繼而提升學生的社會道德風尚以及道德境界。筆者通過對學生所提出的觀念加以總結,不難發現,史觀意識指的是超越空間的一種思維方法,要求從歷史知識的角度入手,針對復雜歷史材料加以分析探究、綜合概括,繼而能夠讓學生更加理解歷史,并能夠觀察現實,最終更好地展望未來。
三、 高中歷史學習中的史觀意識
1. 深入改革課程教材
歷史課本選材極為重要。高中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并不相同,應針對學生知識結構以及學習能力加以考慮,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難易把握程度,考慮到歷史學習結論的具體開發性程度。教材編排中心發生了變化。以往,教材編排注重的是歷史事件的陳述,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不高,學習積極性不高。在改革后,教材編排注重的是對學生思維的啟發,以及對學生主動學習歷史的習慣的培養,繼而提升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
2. 指導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發揮著主導作用。筆者認為教師應提高教學質量,指導學生采取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史觀意識。在以往的歷史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會關注考試重難點,對于自身能力的培養并不注重。然而歷史學習并不只是單純的學習歷史知識,歷史作為一門知識覆蓋面較廣的科學,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知識結構,學習歷史,樹立科學的史觀意識。
例如:在針對人教版《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歷史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對歷史環境加以認識,探究歷史環境和政治制度這兩者間的聯系。在地理范圍上,古希臘包括了現在的小亞細亞半島的西岸、愛琴海大部分島嶼以及希臘半島。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歷史教師借助地圖,幫助學生針對古希臘的地理特征加以分析。古希臘三面環海,天然良港多,海岸線曲折,在該地區農業、生產生活產生影響的同時,還為商業發展提供了便利。而又因為城邦地域狹小,且人口稀少,城邦獨立的要求,古希臘人民的民主觀念以及自由意識逐漸產生。
在學習《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的過程中,高中生應結合古希臘的歷史事實,結合歷史教材事實,學習歷史,繼而形成環境和人類相互影響的觀念。人類社會文明的逐步發展,環境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產生只管重要的影響。因此,筆者認為,高中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史觀意識的形成,可以從開始教材事實入手,關注人和環境之間的相互制約,指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史觀意識。
3. 科學世界觀以及人生觀的培養
歷史的思想性極強,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學生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形成極為重要,且學生有著一定的愛國意識以及民族意識,因此,學生更應全面地看待問題,從發展角度入手,思考問題,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歷史責任感。因此,筆者認為高中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從科學、人性化、發展的思維方式,針對歷史問題加以思考,教師全面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科學的史觀意識。
例如:在針對人教版《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的學習過程中,在講到工業革命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時,教師可以播放工業革命的相關影視作品,讓學生能夠針對歷史原貌加以感受,繼而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
四、 結語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針對歷史經驗加以總結,并主動汲取歷史教訓,積極把握歷史的實際發展趨勢,積極預測今后的發展方向。在培養史觀意識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學習歷史極為重要。所以,筆者認為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調歷史學習,采取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史觀意識,繼而推動高中歷史教學。
參考文獻:
[1]姚馨丙.歷史意識的迷失與重構——試論建國以來抗戰故事片的嬗變[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03):223-224.
[2]張曉靜.簡論中學歷史學科與研究性學習[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1,11(02):102-103.
[3]楊恒清.淺談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8(12):223-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