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博
摘 要:語文作為一名基礎學科,是一個人繼續學習的基礎。要想學好其它學科,先要有好的語文基礎知識做鋪墊。要讓學生從小養成學習語文的好習慣,我在不斷的努力和探索。
關鍵詞:目標定位 導語 質疑 積累
小學的語文學習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一項互動活動,它的方式是各式各樣,并且大家都在努力尋找好的方法,只要能有特色,大家無時無刻都在嘗試。要想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就要對什么是“高效課堂”有深刻認識和了解。教研教改專家曾說過:“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要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我們由此得出結論,只有學生學到知識,并能熟練的應用所學習的知識,才是我們教學的前提。課堂教學必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的教學,課堂教學的中心是一切活動都要以為學生服務為目的。下面我就把我在教學中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的準確定位。
教學目標的準確定位,這就要我們先要熟悉教學大綱的要求,然后在以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前提進行制定,如果目標定高了,學習學不會,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目標定的低了,學習就沒有了戰勝困難的喜悅。在新的教研教改的前提下,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即“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就如同人的十個手指一樣,缺一不可。我在走上教師工作崗位前實習時,實習的老教師給我好了一句話,備課不光要備好教材,還要備好學心,我當時感到不解,當時老師給了我點悟,當我走上教師工作崗位也深刻地體會到備學生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還要向修梯田那樣,要有層次,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我們要做到因材施教原則,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不相同,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要優等更優,讓后進生與中等生縮小差距。
二、精心設計導語
精心設計導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成事開頭難,鋪墊工作做得好就為后續工作順利開展做了引領,語文教學雖說不等同于藝術表演,但個奇妙的導新設計,往往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怎樣設計出好的導語呢?導課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方法起到的效果有所不同,教師必須有選擇方向地進行設計,應該說是因文而異視具體情況而進行設計。我認為導入新課一般有以下幾種:
1、引用列舉名言警句導入新課。
名言警語是出名的意義深刻的話。它具無豐碩的哲理性、深刻的啟發性、奇特的藝術性、和深摯的文化內涵。它能培育學生的審美感情、塑制健全的人格、提高道德涵養,這都是小學生從小應養成的好習慣。
2、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教學。
講授新課之前,從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對舊知識加以概括,提出即將研究的問題,這種導入的好處是:它既能促進了對舊知識的鞏固,又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的,任務及要點,體現了教學過程的連貫性。語文教學內容多,經常要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課時才能完成時,知識前后的銜接尤為重要。所以復習式導課能使學生掌握問題的實質,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打好基礎。
3、講故事制謎語導入新課。
學生愛聽故事,講故事投其所好,會產生較好的效果。如教《草船借箭》一課時,有位老師以講解孔明以大智大勇的聰明才干用草船借到了十萬枝箭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興趣很濃。但是講故事要緊扣主題。
總之,導語設計的原則是注意啟發性、知識性、趣味性。只要新課開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都是成功的導語。
三、合理的引導學生質疑。
我認為小學語文課堂學生質疑的關鍵在于教師有效的激發與引導。引導學生質疑,應創設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學起于思”,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思維活躍得到體現,也是學生勤于動腦,勤于思考的表現。引導學生質疑首要前提是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以親切的微笑迎接每一個提問,以寬厚的胸懷容納每一個幼稚無理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了質疑的最佳環境,為每一個敢問不會問、會問不敢問的同學解除了后顧之憂。
總之,課堂引導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引導的好,才能使學生水平得到展現,從而提高和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引導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四、打造有特色的教學。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
其次,小學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而有的教師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師思維敏捷,注重設疑問難;有的教師嗓音清脆,通過誦讀課文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有的教師表達言簡意賅,從不經意處入手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最后,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總之,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創設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還需要語文老師們不斷努力去實踐。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教育部
[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教育部
[3]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