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靜玲
摘 要:兒童畫是幼兒表達情感的一方天地。幼兒園的教師常常讓孩子們用繪畫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所想、所見、所知,用他們稚嫩而獨特的繪畫語言表現豐富的情感世界,這種繪畫語言比口語表達更生動、更形象,更豐滿,也更有趣。概括出幼兒意愿畫的特點,從而探索幼兒意愿畫的指導策略。
關鍵詞:幼兒 意愿畫 實踐
1、幼兒意愿畫概念解析
《中國小學教學百科全書·美年兒童創作的繪畫都是兒童畫。因此,幼兒意愿畫是兒童畫的一種,是兒童表達自我對世界、對周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的一種視覺語言符號,體現了兒童特別的“觀看”世界的思維方式。“幼兒意愿畫是指3-6歲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由自己獨立確定繪畫的主題和內容,運用他們已掌握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自由地表達自己情感、愿望的一種繪畫形式。”這表明,意愿畫的主體—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主創作出有情節的畫面。幼兒在意愿畫創作中慢慢學會關注造型、色彩和構圖,比如從中班開始幼兒在意愿畫中就能夠將多個圖形進行組合,關注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使圖像完整,關注和表現某些細節,到后面慢慢會關注物體各部分的組合大小與位置,使圖像更為豐富。“幼兒意愿畫不是‘放羊式,而是讓幼兒自主選擇繪畫主題,自由發揮創意。”“幼兒在意愿畫中表達對喜愛大自然的傾向、對戶外游戲的熱衷、對同伴交往的渴求、對父母陪伴的期待等。”因此,幼兒借助意愿畫展示著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體驗。
2、支持幼兒意愿畫的策略
幼兒意愿畫對幼兒上述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價值,因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支持幼兒意愿畫創作。
2.1豐富幼兒已有生活經驗
“兒童繪畫的內容與兒童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有密切關系,同時也受形式表達能力的制約。在圖畫中,兒童所反映的多半是與他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真實的客觀事物,年齡越小,范圍越窄。”“兒童繪畫的產生過程,首先通過對外部事物的感知和觀察,然后經過兒童的心理內部調整,最后由手的繪畫操作表現出來。”?維果斯基認為社會文化和知識經驗是影響兒童內在發展的要素,兒童因為生活經驗有限,可進行加工的材料比較貧乏,所以審美想象的多樣性及其組合上也都以自身的經驗為基礎。對外界事物的感知,是幼兒進行心理內部調整的基礎。幼兒生活經驗匱乏,就會缺少對生活事物的感知,缺少發現、觀察的過程,其心理加工就如同失去了加工的原材料,繪畫活動也就很難進行。對外界事物的感知與觀察也影響著幼兒的認知、興趣、情感和性格,而這些方面都影響著幼兒繪畫的心理因素。因此,支持幼兒意愿畫就要求教師平時要豐富幼兒已有生活經驗,開拓幼兒的視野,給予幼兒多看、多聽的機會,讓幼兒充分觀察和感知。培養幼兒對外界事物的感知,除了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外,還可以通過觸覺、嗅覺和味覺等方式來進行感知;除了通過語言外,還可以借助動作、表情等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關乎幼兒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又直接影響了幼兒在意愿畫中的內容表達。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園的教育資源,使幼兒園基礎設施能夠真正為豐富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服務,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服務。
2.2創設寬松的創作環境
(1)利用各種物質資源環境給予幼兒感官刺激研究表明,幼兒能否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作畫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班級教師的支持,同時也與教師的兒童觀、教育觀、個人經驗水平、教學風格等有很大相關。這里的“環境”既包括幼兒園主題課程及資源利用的物質環境,也包括教師給予幼兒寬松的精神方面的創作氛圍。研究表明,幼兒園的主題課程開展效果以及資源利用情況對幼兒意愿畫創作的靈感和主題來源有重要影響。幼兒意愿畫是幼兒帶著自己獨立的思想、知覺和感情去作畫,但兒童畫也受到環境和材料的影響。
(2)創設寬松、自主、自由的精神氛圍
幼兒在一個充滿自主、自由的環境里更愿意去創作意愿畫,去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感受。支持性環境有利于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實踐表明,相信自己繪畫能力強的幼兒在意愿畫創作時更富有創造力。如果幼兒總是處在一個壓抑的環境,很難會有機會和意愿去創造和想象。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寬松自由的繪畫創作環境與幼兒教師和家庭的態度息息相關。教師要尊重幼兒,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環境,充分接受并珍視這些個體差異性的價值,鼓勵幼兒大膽用意愿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體驗,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和自主性。教師和家長可以為幼兒提供有利于幼兒創造力和獨特性發展的環境,讓幼兒喜歡去畫、樂于去畫。
(3)滿足幼兒情緒情感的表達需求
幼兒的情緒情感在某些時候就是幼兒意愿畫創作的“靈感”,可以說情感是幼兒創作意愿畫的原動力,例如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同伴和老師、對宇宙飛船的好奇、對大自然的喜愛等展現在自己的意愿畫中。教師要用肯定的眼光審視幼兒的作品,這也是滿足幼兒情感方面需求的一種體現。
2.3彰顯幼兒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合理選擇目標的愿望和能力。“幼兒自主性發展是指幼兒在與環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與獨立性的發展。”畫意愿畫過程中,幼兒會主動根據自己的想法去選擇繪畫的材料和主題,不需要教師規定或者強迫,自覺就會去進行。畫意愿畫的過程就是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去創造的過程,是幼兒創造性得到發展的好機會。意愿畫是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作畫完成的作品,繪畫的主題、內容、造型、構圖和色彩都是由幼兒自主決定,充分展現了幼兒在作畫時的獨立性。在畫意愿畫過程中,當幼兒遇到問題時,首先會自己想辦法,然后才會向同伴或者教師求助。比如當幼兒想要表達開心、難過時,雖然不會寫字,但是會用笑臉表情、難過表情來表示;當幼兒想寫字時,但是自己不會寫,這時他會寫下一連串只有自己認識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當幼兒看見別人制作書簽時,也會跟著一起制作書簽,并做出了自己以前從來沒有剪出來的“愛心”書簽。
3、結束語
兒童意愿畫是幼兒自己創意、自己做主的神圣舞臺,意愿畫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意愿。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以滿足其創造的欲望和意愿的抒發。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幼兒的個性,順應其思維發展過程,發現其興趣點及閃光點,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發展幼兒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