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倩 魏堯悅 紀學師
摘 要:目的 探討基于思維導圖的PBL教學模式在高職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在臨床醫學專業隨機選取四個班,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融合思維導圖的PBL教學法,采用調查問卷與理論考核成績相結合來評價教學效果。結果 實驗組理論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大部分實驗組學生接受融合思維導圖的PBL教學法。結論 基于思維導圖的PBL教學模式在高職醫學教學中能提高教學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思維導圖 PBL 高職醫學
思維導圖通過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從而顯著提高學習效率。PBL教學法在醫學教學中優勢明顯,本文將思維導圖貫穿于PBL教學中,以生物化學為例,立足高職醫學教育,探討基于思維導圖的PBL教學在高職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對象
選取我校臨床醫學專業一年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臨床醫學專業隨機選取四個班,共約200人,將四個班級隨機分為兩組,兩個班級一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二、教學內容
兩組均采用由何旭輝主編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材《生物化學》第七版教材,以生物化學中重難點物質代謝模塊為例。物質代謝模塊包括糖代謝、脂類代謝、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共三章內容。
三、教學過程
兩組均由同一教師授課。對照組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組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借助思維導圖通過PBL教學模式完成學習任務。
四、效果評價
1、教學效果評價
將教學內容按照基礎部分占60%,拓展部分(如病例分析)占40%的分配比例組織試卷進行閉卷考試,分別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試卷總分及基礎部分、拓展部分的得分分別進行統計,對統計數據采用t檢驗。結果顯示(見圖1)實驗組學生總分高于對照組(p<0.1),基礎部分得分無顯著性差異,拓展部分實驗組學生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
2、學生評價
對實驗組的100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并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統計,統計結果見表1。結果(表1)顯示大多數同學可以接受與思維導圖相融合的PBL教學模式,認為與思維導圖相融合的PBL教學模式符合生物化學的學科特點,實現了PBL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勢互補,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因而可以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率。
五、討論
本文以生物化學為例將適合醫學學科特點的思維導圖貫穿在整個PBL教學設計中,通過對教學效果評價和學生評價證實了基于思維導圖的PBL教學模式在高職醫學教學中的可行性及優越性。同時,筆者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1)實現思維導圖與PBL教學的完美結合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而繪制出高質量的思維導圖是前提,因此在對教師業務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前提下又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2)PBL教學需要學生課下利用手機雨課堂、數字化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比較多,因此一部分主動性較差的學生可能不會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所以需要教師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勵體系,督促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一個怎樣的考核激勵體系既起到督促作用,又不至于引起學生反感,也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