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電視編導作為電視產業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人物,其思維方式和辦事方法必然對整個創作團隊的效率和方向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論述了電視編導創新創作思維的相關策略及重要意義。
關鍵詞:電視編導 電視產業 創新 媒體 時代
前 言
作為一名電視編導,要與時俱進,保持較高的創新心態,以創新思維去尋求創作靈感,以創新能力去實踐新的思路和理念,不斷產出高內涵、高品質的電視作品。
1.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基本內涵
創新,是一種以新思維去更新、創造和改變現狀的行為。視節目創作的前期策劃、實際拍攝、后期編輯、節目播出及評價反饋等全過程中,電視編導始終處于創作的核心位置,因此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決定了電視節目的創新含量和品質高低。具體而言,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主要包括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兩種類型:其一,發散思維,是一種輻射型的思維方式,以某一個問題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和延伸,從而可尋求到多種對應的答案或結論,這需要電視編導充分依靠想象、聯想、靈感、直覺等能力和素質。發散思維是電視編導實施創新思維的重要方法,實際創作中,合理運用發散思維,有助于編導們更快更準確地發掘新題材、提煉新主題,從而拓寬創作面,提高創作效率。其二,聚合思維,恰恰與發散思維相反,是一種在一定范圍內有條理、有方向的收斂性思維方式。這種思維主要是將不同來源、不同層次的信息整合到一起,綜合分析探求出一個最佳的正確答案,因此又被稱為“求同思維”。電視節目創作實踐中,往往將上述兩種創新思維結合使用,電視編導先通過發散思維去拓寬思維角度和輻射面,再對通過發散性思維所獲得的眾多信息進行比較和分析,綜合判斷出最佳的電視節目策劃方案。新時期的電視編導只有對自身的創造性思維不斷的激發,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需要,這也是電視產業發展的需求,也是時代的要求。
2.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主要特征及影響因素評價與分析
新時代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本質特征依然是新穎性、時代性和開放性。電視編導的創新要在創作主題及形式、風格等方面著手,不斷尋求出有新意、有創意的電視作品。新穎性,是電視編導創新的重要標志,無論是創作理念、觀點以及表現手法的創新,還是作品形式的創新,都符合社會發展的總體方向,反映時代風貌和民眾心聲。只有符合時代要求和觀眾心理需求的電視創作,才能夠打破封閉思維,推陳出新,開拓進取,推動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學習研究,筆者總結了影響電視編導創新的兩點主要因素:工業化生產和群體創作。電視節目創作也需要在投入產出中追求高效率和利潤,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低的成本創作出最優質的電視產品,其最終目的是吸引更多的觀眾,爭奪較高的收視率。電視創作是群體創作,因此工作小組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會對整個創作產生重要的影響,個體之間既相互影響和促進,也相互制約,有時候,良莠不齊的團隊素質會對電視編導的創新思路發揮產生影響。鑒于此,我們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科學機制,來促進和激發電視編導創新能力的發揮,為創新思維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創新不是喊口號,而是真槍實彈地進行實踐和反復的檢驗,沒有制度的約束,就不會正確的引導和規范創新工具的運用。我國電視產業發展較快,電視節目需求量也隨之增大,電視編導從業人員的數量逐步增多,相比之下,我國尚缺乏完善的電視編導評價標準和培養機制,這種機制的缺乏必然會導致創新實踐環節的薄弱,不利于創新工作的持續有效進行,甚至會由于缺乏指導而遭受失敗,打擊一部分敢于創新的編導。總而言之,科學的機制可以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更新創新知識和激發創新思維,有利于助推我國電視文化產業的創新改革與發展。
3.激發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相關策略分析
如何成為一名高素質的電視編導,以創新的思維和手段去帶動和影響電視創作事業的前進,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也是推動電視創作改革創新的必經之路。
3.1相關部門與機構應該重視電視編導成長的心理需求,完善機制,激發創新動機。
3.2電視編導應堅持習慣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相結合的思路,做到借鑒、延伸和兼容。
3.3相關部門及電視編導都應審時度勢,順從電視節目定位,保持競爭協作相結合。
電視節目的創新應該基于欄目的定位,這種定位是整個電視節目的基礎。電視編導在創作中必須緊緊扣住電視節目的定位,圍繞這種定位展開創新創作。鑒于電視創作的團隊協作特色,因此群體之間及內部必然會有一定的競爭與協作。如何保持住競爭與協作相結合的良好機制,把末位淘汰制、欄目責任制等競爭機制融入團隊協作中,是推動電視創作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4.激發和培養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基于良好的政策及需求環境,電視媒體得到快速發展,電視編導們紛紛開始尋求創新,這對于推動電視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意義很大。
第一,電視編導創作創新是一種時代精神,是電視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電視產業的創新,實際上是對時代精神的一種趨同,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需求。電視產業要保持不被擊敗,就必須銳意創新,在電視節目的創作過程中實現對藝術的創新與超越。多年的實踐表明,傳統的單一化、模式化及概念化的電視節目已經不再受歡迎,廣大觀眾甚至厭倦了一成不變的思路,這對電視產業整體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面臨復雜、激烈的傳媒競爭,電視產業必須不斷創新和改革,才能適應廣大受眾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第二,電視編導創新創作是一種社會需要,是廣大觀眾審美的客觀要求。
社會的發展進步,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審美標準。社會對電視編導創作提出了更為嚴格和苛刻的標準,而且觀眾們能夠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對大部分的電視作品進行評價,甚至對部分節目進行批判,這都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因此,作為電視編導要重視觀眾的審美需求,對其合理定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滿足不同層面受眾群體的審美需求,實現社會主義文化成果的共享。
結 語
綜上所述,作為電視節目創作的核心人物,電視編導們就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和束縛,進行大膽的創新。可以通過獨特的電視作品形式及內容,將文化和智慧傳遞出去,從而提高全民文化素質,促進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 孟瑞娟,霍麗榮。論創新與創新思維。學問。2009年。
[2] 楊志強,試論電視編導之創新思維。新聞傳播。2012年。
[3] 高斌,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探討。西部廣播電視。2016年。止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