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猛
摘 要:新時期的電視節目制作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制作電視節目的技巧和創意也大為拓展,電視編輯作為一種特定的角色,他的學識和掌握電視制作的水平直接制約著電視節目的水平,本文全三個方面論述電視編導中創意和節目制作。
關鍵詞:電視編導節目電視音樂后期制作
電視做為傳播信息、輿論監督、提供服務和娛樂的一種傳媒工具,已經發展很多年了,它不但帶給全家萬戶各類信息,而且也豐富了人們業余文化生活。但任何電視作品的形成都離不開電視編輯的工作,電視編輯的思維及其水準直接影響著電視作品的質量。正確認識電視新聞編輯的各種思維形態,是電視新聞編輯必須解決的一個理論和實踐問題。
一、節目創意決定電視節目質量
電視節目創意如何,在某種程序上說決定了節目最終效果的好壞.有了好的想法,制作的好壞才有意義,否則,制作得再精良,卻創意平平,片子也很難打動人的.正如業界流傳的一句所說:“創意無國界,技術無妥協。”對于一個從事電視編導工作者來說,首先要了解欄目,節目運作模式和它的定位,欄目宗旨和節目本身沒有關系.因此做片頭可以不用考慮節目特點和定位,但這是片面的,如果只是把片頭換了字做上欄目,成為萬能片頭,欄目本身也就失去特點,沒有了藝術魅力。其次是尋找表達節目主題的屏幕語言形象符號,也就是表達介質。任何對形式語言的感受都來自構成畫面的各種元素和符號,也就是畫面中的形象,這種形象可以是抽象,也可以是具體的。再次是對于好的想法和點子要用筆記下來,同時針對點子的物點,多試著用反常規的方法思維,逆向思維,跳躍思維等方式思考問題,這樣的點子才能實施到電視節目的制作中。最后是畫面必須有主題.電視新聞的畫面不是客觀事物的圖解和羅列,而是作者對典型的人和事的概括和思想的表現。有經驗的電視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總是注重新聞特性和地區的個性,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再深入現場細致觀察了解新聞事件,從而以表及里不失時機地抓住事件本質進行采訪,而在攝像過程中又首先抓住搶拍新聞事件的現場畫面,充分調動攝像機推、拉、搖、移、跟等功能,運用挑、等、搶的拍攝手法,抓取不同景別和選擇最佳角度,表現新聞事件的形象。當然,電視新聞的畫面追求新與美,都是建立在新聞事實這個大前提下,通過運用攝像的技術技巧,在新聞事件的發生中同步完成拍攝的。好的電視畫面最能吸引觀眾的視覺,從而深化新聞內涵,增強新聞視覺形象的感染力,加強新聞在觀眾腦海中的印象。但要強調的是,拍攝新聞時絕不能為了美化畫面而進行“藝術創作”,即制造新聞事件的“假象”,這是違背新聞真實原則的,是不能允許的。所以每當我們發現和獲得一條新聞線索,要做到認真分析新聞題材,研究畫面的表現手法,如角度、光線、景別,包括畫面的轉場過渡藝術處理等。
二、音樂在電視節目中的作用
提到電視節目制作,電視音樂的編配在節目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位。“電視音樂”是一個總的概念。它包括了從電視屏幕上播放出來的一切音樂。基本可以換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完整的器樂、聲樂作品。這些獨立于電視之外的音樂作品,要通過電視這一獨特的傳播形式來播放。這就有別于舞臺演出。雖然在畫面上作了一些“電視化”的藝術處理,有了鏡頭景別和角度方向的變化,但都是在總重音樂藝術原作以及為了使音樂作品在品目播出更富有電視藝術性而進行的。在濟南電視臺經濟部的一部作品《今天?當代愚公》,這里,節目反映了濟南農村,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由于有一座山阻隔著,與外界的交通很不方便、閉塞,但是村里的老少爺們卻并不向命運屈服,他們拿起鐵錘、锨鎬、前赴后繼、一代接一代,開始了他們當代愚公開山筑路、向貧窮宣戰的偉大事業。當時的畫面是逆光,村民們黑色的剪影,在山上揮舞著鐵錘,身后是落日的余輝,慢動作;音樂采用的是幾個固定音高“當……當……當……”音樂節奏較慢,混響和回聲比較大,弦樂襯托,營造了一種空谷回聲的藝術效果,比較貼切地應和了人們欣賞畫面時的心理節奏。
三、重視后期制作,使節目錦上添花
電視記者在現場采訪拍到的圖像素材都要經過后期制作,如剪輯和配音,使一條新聞的視聽畫面得以完整。然而在剪輯過程中,如何正確運用好現場的畫面資料,首先要閱覽全部采訪的圖像,確定報道的主體,然后結合鏡頭的特點考慮剪輯的順序,尋找每個鏡頭的切換點。由于畫面主體有靜止的也有運動的,如何組合好這些圖像資料,是對記者能否在剪輯時巧用“蒙太奇”的檢驗。如畫面靜止的可采用固定鏡頭相互連接,鏡頭過渡要注意不能出現平跳現象,使過渡流暢,表達出明確主題的節奏感。對于反映看不見的思想性、理論性的一些內容,要使解說詞嚴謹地與畫面相互配合,在剪輯時應采用虛實轉化的手法,形成具有旋律美的組合。
從技術角度來說,今天,非線性編輯已經成為電影電視制作后期編輯的一個重要手段,所謂線性編輯,實際上就是通過錄像機一對一或者二對一的臺式編輯,錄像機將母帶上的素材通過電―電復制在另一臺錄像機上完成第二版復制,這中間完成的諸如出入點設置、轉場等都是模擬信號轉模擬信號,由于一旦轉換完成就記錄成為了磁跡,所以無法隨意修改,一旦需要中間插入新的素材或改變某個鏡頭的長度,整個后面的內容就全得重新制作。非線性編輯就是相對于線性編輯而言的。它們兩者都是影視制作后期編輯的重要手段,在電影電視后期制作的傳統工藝中,線性編輯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從畫面意向來說,運用運用蒙太奇形象的塑造,電視獨特時空的構造,都是通過電視編輯對信息的加工與組織實現的。創作者的認知能力、認知動機等,都在此得到體現,其思維觀念、思維習慣也對之產生影響。相應地,受眾的需求和認知方式也得到較大程度的滿足。
結 語
新時期的電視節目制作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制作電視節目的技巧也大為拓展,如為了增強電視新聞對觀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電視新聞編輯有時利用數字特技手段進行畫面特技切換。如疊化、淡入、淡出、馬賽克、人物摳像、翻轉、分割、定格等等。但總體來說,都是為節目制作服務。作為一位電視編導,要構思全面,創意經典,技術精湛,這樣編輯出來的節目才能讓受眾接受,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