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研 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商業綜合體室內中介空間設計研究
張愛研 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隨著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迅速發展,如何增強商業體驗感,已變成炙手可熱的話題。本文以室內中介空間為切入點,分析了空間存在的問題,通過探討如何利用中介空間增強商業體驗感,來指引商業綜合體的設計以適應時代發展。
商業綜合體 室內中介空間 空間體驗
目前大多城市綜合體將設計重點放在多種建筑功能、空間的合理組合及流線的組織上,商業綜合體的各個功能部分仍延續著其作為單體建筑時的設計方式,沒有綜合考慮城市綜合體功能復合化后參與到建筑中的人的需求變化。具體表現在空間的識別性、導向性較弱,空間缺乏精神內涵,體驗空間較為單一。
商業綜合體作為公共建筑的一種類型,其空間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公共性,由于不同經營場所的劃分,其交易區域具有了獨自的領域性。然而對于商業綜合體中介空間這部分既開又合、既此又彼的過渡空間,通常情況下是不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也沒有個體的歸屬性,它存在于公共環境中,具有極強的包容性與大眾性。
中介空間的模糊性,主要指空間界限的模糊,是空間構成中介特性的特有表現。空間之所以有區別,其核心在于其邊界的存在,將空間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并因其差異性而邊界被“模糊化”,從而具有一個共同的邊緣—一即中介領域。空間邊界的模糊導致了空間的豐富、不確定、滲透和多樣性。
空間領域層次性則強調不同空間類型或者相同空間類型的不同空間尺度之間的過渡關系,具有遠近、大小、主次變換的動態感。商業綜合體室內中介空間的存在是商業建筑內部交易空間與非交易空間之間的過渡空間,強調的是空間的遠近、大小、主次、類型的透視性,在移動的過程具有過渡性與動態性,由此達到調節商業環境氛圍和空間內容的效果,它使商業空間尺度呈現出不同的節奏感。
中介空間能夠以某種形式誘發人們在消費過程中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不同的行為方式。因為商業建筑中介空間尤其服務于消費的特殊體驗性,而體驗性來源于活動與空間的互動。空間通過其特點屬性帶給消費者親臨體驗性、游戲娛樂性、冒險調整性、參與互動性、個體創造性等心理感受與行為表現。
商業綜合體的主題營造是用特定的主題概念營造一個虛擬的、情景化的商業空間,借此來賦予商業空間某種特殊意義和環境氛圍。室內中介空間作為商業綜合體中承擔商業流通和聚集的重要職能空間,也是情景主題營造的最佳場所。其主題內容及表達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包括歷史文化、人文習俗、自然因素、異域風情、休閑娛樂等多元化因素。主題策劃的明確性可以使人們感受更加強大的空間歸屬感和場所感,為人們營造新奇的、個性的樂享體驗空間。
商業綜合體室內中介空間的設計取決于功能業態的合理規劃以及功能空間之間的開放性和融合性,在其設計中有效地組織空間有機性與秩序性,應該根據消費者的行為方式及心理需求,通過合理的設計方法暗示與指引人們消費活動。因此,積極地實現由單體空間向復合化轉變,是商業綜合體室內中介空間規劃設計的重要一環。
目前商業綜合體的營造已經進入了以休閑體驗為核心的模式中,由于消費群體的增加和年齡層次的豐富,更應該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無限消費體驗的可能性。體驗的核心在于主動的參與和創造,最直接的方式是通過感官知覺來進行。商業空間的形態、界面、尺度、聲音、色彩和光影都是消費者視覺體驗的直觀因素。
在現代商業綜合體室內中介空間環境的營造中,綠植是最基本的景觀空間要素,不僅具備了觀賞價值,更承擔著改善環境的重任。水景設計也是景觀設計中的動態元素,在融合地域特色的同時,要更加注重親水設計。景觀設計還要注重多樣性和靈活性,充實消費者的生態體驗,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感。
商業氛圍的營造與其細節設計密不可分。完善的細節設計,可以體現商業綜合體設計定位的本質和品位,以及人性化設計的原則。例如:合理的動線設計,空間尺度的平衡,空間界面材質、肌理、色彩的營造,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導視系統設計的形象智能化等等。
針對商業綜合體聚集型和多元融合型的特點,我們試圖通過對室內中介空間的主題營造、空間的復合性規劃、創造知覺體驗、增加生態景觀要素、注重細節設計,來增強商業體驗感。進而對商業綜合體的開發設計理念進行反思,從而達到商業綜合體的設計適應時代的發展。
[1]任科.現代商業建筑中介空間整合設計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重慶大學,2014
[2]張宏玉.東北商業建筑綜合體室內公共空間設計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
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東北地域商業綜合體內部中介空間環境設計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190號。
張愛研(1978.12),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吉林建筑大學,工學碩士,副教授,從事城市環境設計及其理論、室內裝飾與陳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