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成 山東祺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宋瑜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
5G系統對本地傳送網的技術要求
劉吉成 山東祺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宋瑜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
5G網絡主要是針對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低功耗高速連接和低延時高可靠主要面向物聯網和垂直行業的應用。本文結合本地傳送網現狀, 分析了5G系統對本地傳送網的技術要求及近期發展思路。
5G系統 本地傳送網 技術要求
5G發展對目前傳送網帶來巨大的沖擊,當前運營商重點建設內容是光傳送網OTN 和PTN。OTN 和PTN 進行LTE 全業務承載。無論是全國范圍內的一干、省內二干,還是本地網傳輸設備中,網絡架構分布都極為廣泛,其主要包含城域骨干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等。在SDH 基礎上,實施PTN網絡的構建及發展,其與很多業務都有很強的適配性,能夠經濟可靠的進行多業務承載,有助于運營商需求滿足。該技術相較于SDH 更具優勢,實現了SDH 固有缺陷的彌補,但卻難以滿足擴展性和開放性要求,網絡建設及優化成本高,同時實施過程復雜,工程建設周期長,難以適應5G網絡運營要求。
一是提升PTN帶寬。5G基站帶寬均值將超過1Gbit/s,峰值更是達到20Gbit/s,對S111站型,CIR/PIR將達到4/16Gbit/s。按每接入環6個站,一個站達到峰值帶寬計算,接入環帶寬將達到40Gbit/s。考慮到5G基站的密集程度,100Gbit/s組網可能性更大,而核心層/匯聚層則有可能達到T級別組網。二是L3 PTN下沉。eX2流量時延越小,基站協同增益將呈指數增長,但考慮傳送網的平滑過渡,建議L3 PTN下沉至匯聚層。三是超100Gbit/s波分。引入400Gbit/s/1Tbit/s用于大顆粒的業務回傳。四是CPRI over OTN前傳網絡。隨著5G技術的發展,預計將來會同時存在2G/3G/4G/5G網絡,為了統一承載和節省資源,建議引入小型波分,用于BBU至RRU的前傳網絡。
分纖點的策略是提高分纖點密度以應對5G基站的超密集組,提高分纖點容量以應對C-RAN建設中的業務割接和5G業務纖芯需求的增加。現網同一個C-RAN區的基站歸屬不同的BBU池,將導致基站相互干擾,無法實現協同工作、資源統計復用等功能,需要進行業務割接或者配線光纜重新組網,以達到一個C-RAN區內的基站業務均接入到同一個BBU池中。搭建大芯數配線光纜環,同時必須提高二級光纜交接箱的容量,以便進行業務割接。
5G網絡在互聯網和物聯網等領域的實際應用中,對低時延提出了更高、甚至苛刻的需求愿景,空口延時小于1ms,端到端時延為ms級。這種ms級的低時延應用場景的業務需求,要求光傳送網既能提供極低的傳送時延,又要提供極低的處理時延。
5G網絡要求穩定性和可靠性高于99.999%,這就要求光傳送網同樣需要提供非常高的傳輸可靠性保證。目前,光傳送網已實現OLP、OMSP、OCH等針對不同層次的業務保護方案,而且現網運行的光傳送網網絡模型大多為環形組網,此種組網方式的主備路徑時延差往往較大,不適用于5G網絡對低時延的要求,同時也不適用于5G網絡對高可靠性的要求。因此,需要對光傳送網進行網絡結構的優化升級,利用光電混合交叉等技術、網絡拓撲結構調整和智能控制功能的結合,有效提高光傳送網的可靠性和業務健壯性,結合最短傳輸路徑選擇策略,構建低時延、高可靠的光傳送網絡。
5G網絡將具備更加靈活、智能、高效和開放的特點,這就要求光傳送網需要支持軟件定義網絡(SDN)控制架構,實現網絡能力的優化升級。5G 網絡將以SDN作為基礎技術,真正實現控制平面和轉發平面的分離,使整個網絡變得更加靈活、智能、高效和開放。光傳送網引入SDN功能后在5G網絡中的主要優勢包括:引入集中控制,提高控制平面智能決策能力,提升業務的部署效率和網絡資源利用效率;利用網絡虛擬化和資源抽象技術,通過開放和標準化接口實現控制器互聯,簡化運維管理;通過開放網絡和應用層接口,提供光傳送網業務可編程能力,可靈活實現光網絡VPN 等新型定制化、增值化的業務需求。
以往移動通信網絡以層次化網絡結構為主,存在相關局限性。現階段,網絡結構呈現扁平化發展趨勢,與IP 化趨勢發展相契合,需要考量的重點內容是現有傳輸網絡與上層網絡演進的適應問題。實施網絡結構優化,對網絡扁平化發展極為有利,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實現運維成本控制,加速5G的部署進程,同時能夠降低對設備廠家的依賴性,使5G時代傳送網絡呈現獨立發展狀態。
實施網絡層次部署工作時, 需要對PTN 設備功能進行升級,骨干選用MPLS,確保本地網設備能夠實現三層動態網址尋找。雖然現有運營商PTN 設備支持網絡三層功能,但具體實踐中,本地網區域內僅能夠為二層功能提供支持,在開啟PTN 三層靜態路由功能之外,仍然需要對PTN 設備功能進行優化和升級。與此同時,其也能夠在路由協議中,為動態路由協議提供支持和依托。
5G網絡業務需求和網絡架構對現有光傳送網絡提出了大帶寬、高容量、低時延、高可靠、靈活管道和智能化等諸多新需求,同時也給光傳送網未來發展帶來巨大技術挑戰。為滿足這些傳輸需求并解決技術挑戰,業界需要推動光傳送網技術加速革新和演進,為5G網絡未來快速發展提供關鍵的基礎承載網絡保障。
[1]中國電信.低時延光網絡技術白皮書[R].中國電信,2016.
[2]張國穎, 徐云斌, 王郁. 軟件定義光傳送網的發展現狀、挑戰及演進趨勢[J]. 電信網技術,2014,6.
[3]丁濤.5G 時代傳輸網絡建設策略探討[J].移動通信,2016(15):77~80.
[4]趙晨.5G 網絡多場景覆蓋策略研究[J].信息通信,2016(09):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