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羽翔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
擴頻手機信號測向技術探究
沈羽翔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
伴隨著通信事業的發展,手機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了普及,人們與手機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利用定位手機終端位置來查找人員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目前在對擴頻移動通信信號進行比幅式測向時,往往會存在精度低和定位慢等問題,在這一背景下,擴頻手機信號測向技術誕生。本文就擴頻手機信號測向技術的應用展開分析。
擴頻手機信號測向技術 特點 應用
在移動通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下,手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就現階段來看,GSM手機主要應用比幅側向法,但是該種方式需要較長的定位時間,側向誤差大,容易被識別,一旦出現多用戶信號重疊問題,就會影響目標手機的測出方位。而擴頻手機信號測向技術的誕生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
針對現有幾種類型手機以及擴頻信號技術的性能缺陷,測向技術備受重視,并得到系統的研究,其中包括截獲、分離、解擴三項主要技術,為了能夠滿足大部分手機的需要,這三項技術的研發特別側重了對現有手機系統兼容性的考慮,在現有理論支撐下,已經基本能夠實現快速、準確的實時測向。擴頻手機信號側向技術是在傳統側向技術長的創新發展。
截獲技術是擴頻手機信號測向的三個主要技術之一,主要是用于信號的截取,其可以看做是分離技術和解擴技術的基礎。主要的應用原理是將高速率的擴頻序列中的發射端信號的有關頻譜,按照發射端和接收端一致的擴頻碼的序列進行專業的截獲。主要的作用就是將展開的擴頻信息序列又還原成了原來傳輸的信號。這一技術主要是針對偽噪聲序列的載波進行調試,需要進行傳送的信息數據進過編碼處理的時候,將偽噪聲的序列二柔和成一種信號進行調制載波。
分離技術是建立于截獲技術之上的第二項主要技術,是指對截獲信號進行分離,了解其基本狀況,用做后續研究的一種技術。在實現了信號截取之后,被截獲的信號除了帶有本身的基本特征外,往往還帶有信號源的部分特點,比如,不同波長信號各有差異,不同信道的影響也各不相同,這些都是測向技術的基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先對截獲的信號進行提純工作,該項工作可以在濾波器的輔助下完成,首先確定信號波長,將其他不同波長的干擾通過濾波器去除,獲取較為純凈的信號,再以信號加強技術對純凈信號進行加強,確保在分離過程中可以保持應有的強度,之后通過信號分離技術完成對強化信號的分離,了解其具體的狀況,尤其是通信目標、內容等因素,如果信號內容足夠豐富、影響因素較小,也可以在分離階段實現測向,反之則進入第三階段。
解擴技術是碼分多址擴頻信號體制下的一種技術,由于相同頻段下可能存在多個用戶的通信內容,對測向工作造成干擾,在具體進行截獲、分離操作時,也面臨著各種影響,因此需要借助解擴技術進行相關操作。
在擴頻信號經過處理后,目標信號可以將其還原為窄帶信號,便于來波方位的計算,此時,一般多使用相關干涉儀體制。在干涉式測向方法之中,主要借助無線點撥進行,接收天線陣中的陣元相位差,確定定源信號方向。并建立起相位差與入射波方向的映射樣本,運算相關的相位差,對樣板映射方向進行求解處理,這樣即可獲取到入射波方向。一般情況下,天線外觀需要滿足隱蔽性的要求,如果天線陣口徑為0.45m,那么即可應用長短基線法,如果相位誤差超過了20℃,就需要根據要求進行調整,以保證后續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完成窄帶變化后,對信號進行最后的分析,以了解其內容、去向和來源,作為下一步工作的基礎。通常來說,應用天線接收相關技術即可實現實時測向。
就目前幾種常見的技術來看,干涉式測向技術優勢較為突出,借助無線電波相位差確定源信號,由于無線電波在接受時會考慮多個方向,其接收天線陣不同陣元自然存在角度的差別。假定天線陣為5單元圓陣,口徑為0.5m,即可采用長短基線法,該方法可以保證全角度測向精度誤差小于2°,信號射入后,長線和短線接收之間的差能夠用作方向判斷的依據,隨著測向的進行,這種差會越來越小,而測向工作持續的時間越長,精度就越高,當所獲數據不再明顯波動,測向工作就可完成。
通過對擴頻手機信號測向技術進行研究和實驗,了解了測向技術的相關內容。截獲技術、分離技術、解擴技術是擴頻手機信號測向的關鍵技術,同時,應用長短基線法等方式可以使測向工作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后續工作中,可以通過以上方式進行測向作業,實現較高精度的方向測定。
[1]陳川,郭勇,謝慶明,肖忠源.利用手機信號進行生命探測的研究與系統設計[J]. 儀器儀表用戶. 2008(03)
[2]王東明,周琳娜,李祥和.手機信號智能阻斷初探[J].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 2004(02)
[3]劉忠富. 一種改進的擴頻信號頻率同步方法[J]. 中國新通信.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