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凱 成都樹德中學光華校區
淺談我國外科醫學的教育現狀及不足
尹凱 成都樹德中學光華校區
外科醫學可以說是在世界醫學史上發展最為長久的醫學學科,因為其本身的治療方式能夠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身體器官的功能。所以,外科醫學在整個醫學范圍中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外科醫生本身的知識素養和臨床實踐經驗,這些都是需要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時候達到一定的積累層次與規模。本文以我國的外科醫學教育,來淺談現今我國外科醫學教育的現狀及不足之處。
外科 醫學 教育 現狀
對于外科醫學的教育與培養,一定需要是規范化的,嚴格式的。因為外科醫學本身在醫學的范疇內就是具有其根本的特殊性。外科醫生必須需要接受良好的醫學教育和專業化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培養出一名合格的外科醫生。擁有著熟練醫術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外科醫生,方才足以滿足于艱難的醫療環境和社會對于外科醫生的需求。
外科醫生的起源,最早在我國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神醫華佗。神醫華陀用煮沸后的麻醉酒來對患者進行麻醉,然后通過外科手術來對患者進行醫治并解除患者的痛苦。近代以來的國外外科醫學教育,現代化的外科醫學理念是在美國的Flexner醫療教育模式為根本的基礎上從而逐漸擴展起來的。
外科醫學理念是符合醫學本身的專業目標,其目的是以科學的規律為根本,來研究更加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卓越化的外科醫學。外科醫學教育的目標本身是為了能夠培養職業的外科醫生,可以這樣認為,外科醫學教育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外科醫療的整體質量和成功率。
對于外科醫學教育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院式的教育。學院式的教育是以幫助學生增長醫學理論基礎知識為主要重點的教育方式,是為了能夠在學生畢業后進行專業教育的基礎醫學教育。第二階段是學生在畢業后所接受的教育,包含著醫院的醫生經歷教育和更高層次的醫學研究生教育。第三階段教育就是終身式的醫學教育,與其他醫學學科相不同的是,外科醫學教育真正的開始,是學生在進入到醫院實地進行臨床治療之后的不斷學習和研究。
要知道,外科醫生是唯一在法律范圍規定之內在他人身上動刀的行業。外科醫學本身的教育意義就是以救死扶傷、盡量保證患者生命健康為原則。外科醫學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式,其本身具有相當強烈的侵襲性。因此,合法行醫,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權,這既是外科醫學教育的意義也是外科醫生的職業素養。
外科醫學教育對于社會本身來說具有相當重大的幫助,它的存在挽救了不計其數的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的延續。可以說,一名成功的外科醫生,他所運用的外科醫學將會給社會的穩定和家庭內的未來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近些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多數的行業領域都在進行著自我的改變與錘煉,醫學方面也是如此。現代外科整體醫學的教育理念已經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進步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隨著此模式的推廣而實行的教育理念用來保障二十一世紀對于醫療人才的需求,但是,實際所得到的數據卻和預期中的結果相差甚遠。以我國的外科醫學教育現狀來看,我國的外科醫學教育主要是以學位教育、學部教育等教育為根本。更多的方面是理論與書本上的教育。只是單純理論性教育的話,忽略了素質和能力教育在外科醫學教育中的重要性。這樣的話完全走入了外科醫學教育的誤區,一個外科醫生所需要掌握的外科醫學手段水平,不能夠僅僅只是用職銜學位來進行衡量。
有數據表明,目前我國有很多的院校依舊是使用著傳統的填塞式教學方法。并且,一味的加大招生力度,忽略了其學校教育本身的資質情況。廢棄了外科醫學本應該所需要的精英教育以及培養優秀醫生的理念,而盲目性的超載招生更是加劇了師資力量和教育設備的緊缺。
對于在外科醫學的教育上,課時內容老舊,背誦式,手寫式的學習方式依舊盛行于各個醫科學校之內。外科醫學教育的關鍵并不僅僅只是知識上的理論,更多的,是需要進行外科專屬的訓練和教育。熟練,技術高超的手術方法才是外科醫生最需要具備的醫學實力。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醫療保障的關鍵所在。
美國與日本的外科醫學教育,主要是以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相結合為根本。以美國為例,美國相比較與中國更加注重于學生畢業后的階段教育。他們創立了對于畢業后的醫生進行研修的教育制度,保證了外科醫生的醫學水平不斷提升,能夠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不光如此,他們還設置了專門的醫生制度,進行促進和完善醫生畢業后的接受繼續教育的途徑。
因為外科醫學本身的獨特性和重要性,所以,在對于外科醫學的教育方式與方法上,一定是需要嚴謹和慎重的去制定和選擇。就我國目前的外科醫學教育情況而言,對于在現代外科醫學教育的發展上,我國還是有著自身的不足和缺點。但隨著未來教育機制的不斷改革與創新,相信我國的外科醫學教育一定能夠再邁上更高的一層臺階。
[1]季曉輝,劉曉靜,法曉艷,唐文,吳文明.關于完善我國醫學教育體系的思考[J]. 醫學與哲學. 2005(15)
[2]馬靜,岳毅剛.歐美國家醫學教育體系對我國當前醫學教育改革的啟示[J]. 中國醫學創新. 2014(16)
[3]鄭惠,劉家英,唐全,羅彬,劉彥.現代職業醫學教育體系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3(07)
[4]唐漢慶,許世華,農樂頒. 醫學高等教育引入轉化醫學思維的探討[J].醫學與哲學(A). 2012(04)
[5]龍啟成,朱立光,王前強.醫學研究生人文素質及其培養[J].醫學與哲學(A).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