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LNG項目,需補一短板
朱潤民專欄
高級經濟師,長期從事石油經濟研究與國際原油價格預測
11月9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石化、中投海外、中國銀行和阿拉斯加州政府、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AGDC),共同簽署了中美聯合開發阿拉斯加LNG項目意向性文件。
據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由阿拉斯加州政府隸屬的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主導,將建設由北坡氣田供應到阿拉斯加灣尼基斯基(Nikiski)港的長輸管線,以及規模2000萬噸/年的液化廠等設施,涉及金額約430億美元。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全球油氣行業處于低迷時期,油氣中、上游領域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投資機會窗口——資源國財稅政策相對較寬松,投資成本和風險相對較低,未來的投資回報相對穩定甚至可獲取更好的超額回報。這屬于行業的趨勢性機會,未來的收益也將包括趨勢性機會帶來的紅利,而能不能獲得此種紅利,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項目所處環節和收入獲取模式。
目前的阿拉斯加LNG項目內容僅僅限于長輸管線和液化廠設施建設,屬于比較單純的天然氣中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此類項目往往是通過長期的照付不議協議獲取管輸收入,收益率在項目最終投資決策時即已基本確定,屬于投資風險相對較小、收益相對固定的項目,很難獲得行業趨勢性機會帶來的超額利潤紅利,而且該項目還面臨上游資源不確定性、下游市場不確定性等多重風險。
為了抓住當前美國天然氣還處于低迷狀態的有利時機,我國可以進一步向天然氣資源上游延伸,鎖定上游天然氣供應成本,進而鎖定下游的液化天然氣(LNG)成本,無論是未來作為液化天然氣的銷售方,還是作為液化天然氣的最終采購方(需求方),均將處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當前,美國天然氣行業已經歷經10年的回落和低迷時期,周期性的趨勢變化已進入醞釀期。隨著美國天然氣價格的持續高漲,美國國內掀起了一輪持久的天然氣投資熱,天然氣勘探開發活動持續加快。據國際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數據顯示,從1997年前后開始,美國境內的天然氣井鉆機運行數持續震蕩攀升,截至2008年8月29日的當周達到1606臺,創歷史新高,以后一直居高不下。
十多年的天然氣價格上漲帶來了十多年的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十多年的天然氣投資熱為美國帶來了天然氣產量的持續增長,結果是美國天然氣市場由供給不足轉向了供給寬松,美國天然氣價格再次回落到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前的水平,進一步的結果是美國天然氣行業投資持續大幅削減,天然氣勘探開發活動重回“冰點”,天然氣井鉆機運行數回到了30多年前的水平。
在當前的天然氣價格和成本水平下,美國天然氣產量面臨潛在的下滑傾向,未來可以預期的數年,美國天然氣要保持供需平衡,必然意味著要么價格大幅攀升、要么成本大幅下降,重新激發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活動,否則美國的天然氣市場必然要出現供給不足的狀況,進入新一輪的周期性變化趨勢。美國的天然氣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和其它地區的天然氣價格脫鉤十多年,這是由天然氣的流動性較弱所決定的,也是與現實的供需狀況主導的未來的預期供需狀況密切相關的,這決定了美國天然氣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其它地區的天然氣價格的不同步還將持續。
鑒于以上情況,阿拉斯加LNG項目,我方需補一短板——鎖定上游天然氣資源價格,無論是向上游資源領域延伸,還是通過協議鎖定上游天然氣價格,均是可行的選項。
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