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的示范應用
“北斗+礦業”已在煤炭行業形成多個示范應用,智慧煤場、智慧物流、智慧社區、智慧安防、塌陷區監測管理……

中國國防企協常務副會長石金武視察公司。
“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只局限于人的想象空間”,這是衛星導航產業內的一句名言,其應用形式十分多樣,應用領域也十分廣泛,依據不同的維度有多種分類方法。而今天西安兗礦科技將這句話變為了現實。目前,公司聚焦“北斗+”及“礦山工業智能”,所形成的兩大產品體系,在能源、教育、國防、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已廣泛應用。
北斗與專網通信的結合并不鮮見,部分廠商將北斗融入到對講機中,在實現對講通信的同時進行衛星定位,以提升對人員和設備的管理效率。但在張元剛看來,這些應用還未完全體現北斗在專網通信,尤其是應急通信領域的獨特價值。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G P S最大的不同就是具備“短報文”通訊服務。這項功能在全球定位系統當中是一次技術的突破,美國的G P S只能是單向通訊,而中國的北斗實現了雙向性的通訊功能,實用性相當高。
張元剛說,北斗終端,例如盤古對講機根本不需要考慮使用成本,且實現了同樣的效果。北斗二代在亞太地區布網后,北斗短報文的雙向短信功能在救險方面得到了完美應用,遇到險情后一鍵求救,終端會自動把附帶著定位信息的求救短信通過衛星發給平臺或救援隊,實現了GP S+海事衛星電話的功能,而且更加方便。在使用成本上,張元剛笑言,浙江省有個2011年的統計,漁民利用北斗衛星發短信1300萬條,其中船與船互通604萬條,船與手機互通696萬條。為什么這么多,就是因為便宜,相比衛星電話,北斗短報文的通信費用只是前者的幾十分之一。
張元剛將西安兗礦科技定位于構建以北斗應用為特色的信息技術服務體系,打造天地一體智慧化的綜合服務商。在這個基礎上,公司一直堅持發揮技術優勢,深度參與軍民融合,研發了包括盤古對講機、北斗定位手咪、多系統公共位置服務平臺、北斗高精度移動指揮調度系統等在內的一系列軍民兩用的北斗:

國防大學教授姜魯鳴將軍調研陜西省軍民融合發展情況并視察典型示范企業。
雙模4 G+雙模北斗,北斗+4 G產品,支持手持機、指揮機(網關)、無人值守機等系列產品,支持移動定位傳感網。
北斗通信對講機/北斗定位手咪,北斗+對講產品,將衛星定位和北斗短報文兩大功能融入DMR數字對講機中,完全不用依賴通信基站即可實現全球無縫通信。
高精度移動調度指揮系統,北斗+自組網產品,具有地圖定位、視頻通話、語音通訊、視頻監控、消息告警等功能,可用于指揮作訓、演習作戰、物流車隊管理等。
系列接收機核心板卡,高兼容、高精度、高動態、高過載、抗干擾系列接收機,可適用于信息化智能彈藥、海陸空等多領域的軍用及工業應用場景。
特種裝備慣性導航裝置,引入軍用高精度慣導技術,實現采煤機自主精準定位導航及工作面自動取直。
礦用(單兵)智能手環,能夠在線監測基本生理體征以及運動數據和位置信息,實時監測人員及周邊環境指標,實現數據交互和雙向預警,保障人身安全。
北斗智能充氣樁,補充空氣、換充氮氣一機雙用,高效節能無人值守,應用于高速公路服務區、部隊后勤保障中心等車輛集中區域。
目前,西安兗礦科技已是中國國防工業企業協會、中國衛星導航協會理事單位。但西安兗礦科技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作為一家立足煤炭的企業,西安兗礦科技有責任、有義務推廣應用高精尖技術反哺煤炭企業,“北斗+礦業”已在煤炭行業形成多個示范應用,智慧煤場、智慧物流、智慧社區、智慧安防、塌陷區監測管理……
“譬如業內都在討論的智能工作面,真正做到無人開采的幾乎沒有,最多可稱之為少人工作面。”張元剛說:“實現無人開采智能工作面的核心技術是工作面自動取直和煤巖識別,不解決這兩項核心技術,就不是真正的無人開采智能工作面。”目前,西安兗礦科技正與軍方研究所聯合開展“以采煤機高精確定位導航及工作面自動取直算法技術為核心的煤礦工作面智慧開采成套系統”的研制。

礦工(單兵)智能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