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耿春芳
“北斗”光環背后的故事
特約撰稿人:耿春芳

盡管結識兗礦集團信息化中心主任、西安兗礦科技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張元剛已數年有余,但之前只知道他是兗礦集團信息化中心主任,直到有一天,坊間傳唱著“北斗”的故事,才知道由張元剛領銜的西安兗礦科技公司做出了一件件令兗礦人自豪的事……
“我們掌握著軍工領域的高精尖技術,軍轉民就是身懷絕技,底氣十足!”張元剛信心十足。
——張元剛
2017年7 月,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朱日和訓練基地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慶祝建軍90周年軍事演習正在這里舉行。令張元剛自豪的是,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精度移動指揮調度系統” 成功應用于某信息化部隊并參與了朱日和大閱兵。
2017年9 月,該裝備亮相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會。該展覽是國內武器裝備軍民融合領域最具權威性、綜合性、示范性的展覽。在參展的300多家企業中,兗礦集團是惟一的一家煤炭企業,因此格外引人矚目。
“許多人不相信一個煤炭企業挺進了中國軍民融合最頂尖的展覽。”時至今日,張元剛仍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此前,一名專家曾對西安兗礦科技公司即將參展的“高精度移動指揮調度系統”提出質疑:“一家煤炭企業,能制造這么高精尖的裝備?”
煤炭企業作為資源開采企業,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離不開低端、密集、消耗型這些名詞。這家煤企竟能打破藩籬進軍高精尖產業,其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帶著諸多問題,本刊記者走訪了兗礦集團信息化中心主任、西安兗礦科技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張元剛,聽他講述“北斗”光環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