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勇
(黔南州交通設計院,貴州 都勻 558000)
農村公路設計的特點和要點
袁小勇
(黔南州交通設計院,貴州 都勻 558000)
以實際工程為例,分析了農村公路的設計特點,并提出了設計實踐的原則與要點,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農村公路設計;村通硬化路;路線設計;路基設計;交叉設計
路線設計可劃分為路線平面設計和縱面設計,對于平面設計來說,工程全線共設交點若干,并根據施工程實際情況,將每每公里的交點控制在若干,但平曲線最小半徑設置為12.0 m。研究表明,公路工程路線設計,要通過優化縱面設計,來為減少填挖及節省投資,項目部分坡長超長,在該段加強安保設計。
在進行農村公路的路基挖方施工設計時,要結合工程所處的自然穩定山坡、力學性能以及人工邊坡實際情況,來確定路塹邊坡的形式與坡率。這里的人工邊坡與力學性能要通過對工程所在地質資料的調差以及分析,才能使其作用于農村公路的路基結構設計。此外,工程地質水文情況、排水設施系統建設、路基所處邊坡高度以及相關的施工技術應用條件,也是確定路塹邊坡形式與坡率的綜合考慮因素。例如,如果農村公路路基挖方施工所處的圖紙邊坡高度小于20 m,且所處石質邊坡高度未超過30 m。那么路基邊坡坡率的設計確定應根據如表1所示的內容進行計算。

表1 土質邊坡坡比
此外,在設計工程路基填方施工材料時,設計人員應將級配良好的砂類土或是礫類土的粗粒土作為保證路基結構施工質量的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粗粒土的最大粒徑不能超過150 mm。而且,對于一些具有不穩定影響的泥炭、淤泥、有機質土或是凍土,不能直接作用于農村公路的路堤填筑施工過程。具體來說,設計人員應按照填料使用要求、所處邊坡高度以及工程基底地質條件,來進行確定。對于路基結構來說,設計人員應采用圖示分層填筑形式,即沿著原路基低填方的填石路基設計,確定填方邊坡采用1∶ 1.5~1∶ 1.75之間的坡率來控制不穩定性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研究表明,路基填石路堤會因粒徑大小不一,而降低重型壓路機震動壓實的效果,從而降低壓實度的穩定性。因此,填石路堤也應按照圖紙路堤邊坡設計要求,即為實現土石方施工建設的平衡效果,設計人員應將少占耕地與良田的方式,來提高整個農村公路工程路基設計應用的質量。這是保證路基設計科學合理性的設計要點,研究人員應將其重視其起來。
由于本項目共有平交8處,除了起點和終點兩處已建成利用外,其余都與等外級路平交,均采用加鋪轉角式。
綜上所述,農村公路的設計特點是決定設計原則要點應用效果的關鍵,為此,研究人員應優化路線設計、路基設備以及交叉設計,來降低復雜環境對農村進行經濟建設目標實現的影響。事實證明,再綜合多方面因素后,進行坡率與路線邊坡性的優化設計。這是促進地區進行全面現代化經濟建設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研究人員應將其作用于實際工程的路線設計、路基設計以及交叉設計應用,從而降低不良地質施工環境可能對其帶來的影響。
[1] 潘宇. 淺析農村公路交通工程設施設計的特點、要點及應注意的問題[J]. 交通科技,2011,(S2):119-121.
[2] 關欣. 關于農村公路設計的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3):227.
[3] 孫源遙. 農村公路設計的要點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6,(3):122.
U4
C
1008-3383(2017)11-0068-01
2017-04-10
袁小勇(1985-),男,貴州都勻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設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