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為例,對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后給聯想集團帶來的經營業績變化進行績效分析,剖析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效果,以及對企業未來長期發展的影響。針對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后存在的財務績效問題,提出企業在進行并購活動時要選擇合適的目標企業,優化并購方案,確定合理并購價格,并購后對目標企業進行有效的整合,才能達到并購活動的目的。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績效
[中圖分類號]F4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1-0113-03
[作者簡介]李奇虹(1986-),女,漢族,吉林公主嶺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會計、財務管理。
一、并購的含義
并購在《史密斯菲爾爾德經濟理論簿》一書中被定義成:“一個企業購買另一個企業的大部分資產或者是證券。其目的就是合并重組經營,目標有可能是被并購企業的某一個部門,或者就是被并企業的投票權中的普通股” 。
當今時代,并購的內涵多種多樣,通常泛指物體與權利之間的相互融合,相互吸收,一般來說,吸收者的價值和社會重要性是高于被吸收者的。并購的實質就是,企業在控制權力的活動過程里,每個權利的客觀主體根據企業的產權制度進行合理、合法的權利讓渡行為。但是,從企業總體上來看,企業的并購就是指某公司通過法律確認的合法渠道,支付雙方認定的成本金額,從而獲取某公司的資產所有權或者是生產經營的控制權。本文主要以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為例,著重分析財務績效評價指標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
二、并購案例簡介
(一)聯想與摩托羅拉簡介
2014年10月30日,聯想出資29億美元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業務,摩托羅拉移動產品規劃被聯想集團全面接管,通過此次并購,聯想集團移動手機業務將會在海外市場中大展拳腳,以此提高在手機市場方面的知名度和品牌效應,同時也標志著摩托羅拉正式重返中國內陸市場。
(二)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動因
1發揮經營協同效應,提高競爭優勢。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使得聯想移動業務規模擴大,單位產品所發生的各項費用不斷下降,從而導致收益率提高,產生規模經濟;另一方面,聯想集團和摩托羅拉移動可以在資金、品牌、專利技術及渠道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帶來明顯的經營協同效應,從而達到資金配置的目的,既有利于摩托羅拉的品牌回歸,又有利于聯想在智能手機上的突破。
2增強品牌競爭力。目前,聯想集團在國內的移動市場中,無論是高端產品還是低端產品,都不如華為、小米等知名品牌。在國際市場上,也遠遠遜色于蘋果、三星。所以,聯想集團如果想要在手機領域獲得核心技術競爭力,并購老品牌摩托羅拉移動是個不錯的選擇。聯想集團首要任務推廣摩托羅拉品牌產品,加快建立自己品牌的步伐,從而從根本上贏得市場。
3獲得人力資源。人才的競爭是市場經濟競爭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此次聯想并購摩托羅拉,收獲了20000多項專利和摩托羅拉多名高層人員及3500多名研發人員。在并購實現后,聯想集團面臨著如何繼續對這些人員在文化、管理上進行整合等一系列艱難的挑戰。所以聯想集團首先采取了安撫員工戰略,明確表示不會對摩托羅拉員工進行裁員,摩托羅拉員工已經成為聯想集團新員工,原有工作制度及待遇不變。聯想集團進一步整合人力資源,以達到提高運營效率,實現聯想集團全球競爭力的戰略目標。
三、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后存在的財務績效問題及原因
(一)并購后存在的問題
1從盈利能力方面分析
對于盈利能力來說,主要評價指標包括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這兩個指標越高,代表企業盈利能力越強。凈利潤指標是衡量企業盈利狀況最直觀的體現,是企業獲得經營所需資金的來源。因此,利潤變動情況是企業經營者和所有者關注的重點。聯想集團的凈利潤增速緩慢,直接導致盈利能力降低,聯想集團本次并購活動也引起了企業利潤的變動。從聯想集團五年凈利潤表中可以看到,2012年,聯想集團凈利潤增長率為7399%,顯示出聯想集團發展的強勁勢頭。但是,隨后兩年,利潤增長率有所降低,但基本保持在30%左右,然而在并購后一年聯想集團的利潤增長率卻大幅下滑(見表1),主要原因是被并購方摩托羅拉在被谷歌收購不滿三年的時間里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如果不及時扭轉虧損狀況,聯想集團需要為摩托羅拉的虧損買單,所以集團整體利潤水平被拉低。
2從償債能力方面分析
在對企業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是常用的指標。資產是企業的重要資源,而負債則是企業利用財務杠桿獲得收益的手段。所以,保持企業資產負債平衡,可以控制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并購活動一般需要大量的貨幣資金與非貨幣資金作支撐,如果沒有足夠經濟實力,企業不得不用增加負債的方式來完成并購,負債的增加會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加大。在本次并購活動中,聯想集團花費了大約29億資金完成并購。一般認為,企業資產負債率普遍在50%—70%之間。聯想集團資產負債率一直處于非正常范圍之內,同時,2012—2014年聯想集團流動比率較低,并處在下降趨勢。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補充,聯想集團的速動比率也在不斷下降(見表2)。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聯想集團資產負債狀態處于不良水平,企業財務風險不斷加大。
(二)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
1摩托羅拉移動虧損拖累了聯想凈利潤
時至今日,摩托羅拉這個手機品牌仍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相當的分量。然而,我們看到摩托羅拉移動正在逐步走向下坡,其財務狀況已經陷入了嚴重虧損,深陷泥潭的摩托羅拉舉步維艱。2011年摩托羅拉分拆上市后被谷歌收購,然而,在谷歌控制摩托羅拉這三年里未達到預期銷售效果,后期不得不對該產品進行降價促銷,進而導致整個摩托羅拉移動公司利潤不佳,這也導致了谷歌做出了放棄摩托羅拉移動公司的決定。最后由聯想集團出手并購了摩托羅拉,并購完成的當年,聯想集團智能手機銷售量首次突破5000萬臺。但是,摩托羅拉移動仍是負盈利。當年聯想集團移動業務凈利潤為-057億美元,受此影響聯想集團當年利潤增長幅度也下降。所以,手機銷售量的上漲很可能是由于降價促銷導致的,而不是由于移動市場狀況好轉導致的。大規模降價清理庫存行為給整個集團盈利水平造成了不小影響,最終導致集團凈利潤增長速度放緩。
2流動比率過低,導致償債能力進一步下降
我們在研究聯想集團流動比率變動情況前,不妨先關注下聯想集團流動資產負債變動狀況(見表3)。
從表3中可以看出,聯想集團2014年流動負債增長速度開始超過了流動資產增長速度,這對于企業保持足夠的短期償債能力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從圖1中可以看出,由于并購壓力的影響,導致原本在2012—2013年間已呈上升趨勢的流動比率卻再次下降,并且低于原有水平。聯想集團流動比率處在當前水平對企業穩定發展十分不利。
通過上述分析之后,我們可以看到,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公司的活動導致公司需要支付大量并購對價,進而增加了企業的負債,導致企業流動比率降低,使得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進一步下降。
四、并購活動中提升財務績效的對策
(一)選擇合適的目標企業是提升財務績效的前提
企業在決定并購前應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慎重選擇目標企業,目標企業的確定對于并購效應有著直接的影響。從本文的案例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聯想集團由于選對了并購對象摩托羅拉移動,所以才會并購成功。通過對聯想集團進行深入分析發現,聯想集團以前的移動業務發展得并不是特別好,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并購對象,聯想集團急切想要保持國內外市場占有率,最終選擇與摩托羅拉移動進行合作,順利實現了跨國并購。因此,選擇合適目標企業是并購成功的前提。
(二)優化并購方案,確定合理并購價格
方案優化就是留出充足時間,對被并購企業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調查。對掌握資料進行仔細分析,制定出方案。對于并購雙方來說,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并購價格,所以,需要在并購前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在并購活動開始之前應在資金方面做好準備,避免在并購過程中及并購完成后的整合過程中出現資金困難。就像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公司一樣,由于在并購活動中支付大量現金,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加大,所以并購時要從不同的側面對目標企業進行客觀理性的評估,并把得到的結果加以綜合比較分析,從而確定合理的并購價格及支付方式,這樣一方面可以規避資金風險,另一方面有效降低并購成本。
(三)并購后對目標企業進行有效整合是提升財務績效的關鍵
一些企業并購后經營失敗,原因是忽略了對企業并購以后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并購整合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財務、人員、文化、市場、企業戰略等。如果僅僅是品牌上的合并,沒有進行有效充分的整合,將導致企業產品和品牌形象上的雙重危機。只有對企業并購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才能使并購后的新企業做大做強,才能為企業帶來價值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馮濤.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的成功性分析.財經界,2014(16).
[2]張君.創造性資產尋求視角下跨國并購績效分析——以聯想并購摩托羅拉為案例[J].商業研究,2016(7).
[3]李錦.聯想集團并購摩托羅拉移動控股公司的協同效應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6.
[4]姚曦.跨國并購的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趨勢[J].經濟師,2010(8).
(責任編輯:郭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