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花
摘要:會計電算化是一門由計算機技術和會計技術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邊緣科學。
隨著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快速發展,會計電算化已經有了20年的發展歷程。如今的會計電算化已到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其功能越來越強大,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因此,在中專會計教學中,會計電算化教學也越顯得重要。但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對會計電算化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旨在培養出更多為社會適用的會計電算化人才。
關鍵詞:中專會計;電算化;問題;對策
一、 當前中專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選用教材內容過時
當前會計電算化教材中存在很嚴重的問題,教材編寫不規范,教材種類繁多。例如:有部委組織編寫的、有學校聯合組織編寫的教材、有相關行業組織編寫的教材,還有書商組織拼湊的教材。這部分教材大多只講述會計電算化的理論教學,缺乏與應用軟件的配套操作內容,缺乏實踐教學。此外,還有一部分教材引用財務軟件,教材中僅對會計核算的操作過程進行了講述,而忽略了對會計電算化基礎理論的研究。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對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發展,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二) 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中專院校中的會計電算課教師較少,在實際教學中,并不能滿足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需求。即使有電算專業的教師,這些教師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電算會計知識教育,沒有專業的教學資質。而現有的電算教師大部分是會計專業課教學的老師,他們通過對電腦知識的學習與研究,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電算會計教學的方法。還有一部分教師原本是計算機專業的老師,他們在接受了會計專業的培訓后,也可以講授電算會計課。會計專業教師隊伍中,沒有“科班”出身,雖然在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要達到目標教學效果還是需要專業的電算課教師。
(三) 教學層次不合理
在當前的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會選擇以某類軟件的使用說明為教材,學生在課堂中僅僅是掌握了財務軟件的操作方法,對基本的理論知識卻并不了解。如此一來,會影響學生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認知,從而影響課堂效率。此外,這些教材中還會出現學生不常見的軟件名詞,可見對整個會計流程的認識并不熟悉。當學生面對在工作實踐中的各類財會數據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紕漏。因此,教師在傳授實踐操作方法的時候,應當加強對課本理論知識及基本原理的講授,讓學生全面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專業知識。
二、 提高中專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方法
(一) 進行合理的教學定位
對中專院校的會計教學來說,要想做好各課程之間的銜接,就必須在課堂中合理地規劃會計電算化的教學內容,這樣便于教學計劃的安排。我們可以將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首先,單項或多項會計業務,例如:工資核算與銀行對賬這些最基本的應用;其次,會計電算化的現實發展階段,也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階段;以及以財務管理和財務決策為中心的會計電算化為準的發展目標階段。我們可以根據當前會計軟件的現狀、學生的基礎以及學校的軟件與硬件的配置來制定合理的教學定位。對于中專學校來說,將教學目標定位于全面的會計核算電算化是比較合理的。
(二) 運用案例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是中專院校會計專業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會計電算化教學不僅包括對會計軟件的熟練掌握,還涉及到單位或企業日常賬務的處理。當將案例教學運用到課堂中時,
教師應精心設計課件,再著重通過整套的實務例題引導學生學習電算化中的內容。其中包括:(1)總賬模塊;(2)固定資產模塊;(3)工資模塊;(4)購銷存模塊;(5)UOF報表等等。在進行電算化實訓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手工做賬勤加練習,熟練掌握整套賬的分錄與報表制作,并且獨立完成。此時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做賬前對整套賬的賬務流程更加直觀、清晰。因為,案例教學法在注重會計電算化教學理論的同時也注重會計電算化實踐的教學。
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可以帶給學生“實戰”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不斷思考、勇于實踐。在實踐中磨練學生的協作能力,提高學習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 改善會計電算化硬件教學環境
隨著我國科技信息的快速發展,多媒體及現代化的科技紛紛走進校園,給以往的傳統教學帶來了一些活力。首先,學校的硬件環境得到了提高,投影儀、多功能教室、打印機等教學設備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其次,要建立學校內部使用的局域網,配備大型的主流數據庫及最新版本的財會軟件,讓教師與學生感受到立體的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流程。從而讓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會計電算化的技能,熟悉將來的工作崗位。條件優越的學校還可以進行一系列的軟件建設,例如:建設自學網站、建設自主學習環境、模擬電算化的流程練習、操作規范演示等。
(四) 抓好教材建設
一套好的教材是電算會計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電算會計教學起步晚,在當下的中專學校會計教學中并沒有統一的電算化會計教材。因此,相關部門可以招集一些具備電算會計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的專業人士及教師共同編寫會計教材。做到各個學校的電算會計教材有章可依,從根本上改變當前教材中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學校可以請本專業的人才設計幾種有助于電算會計教學的應用軟件,從而更好地促進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發展。
(五) 加強會計電算化師資力量的培養
會計與計算機是兩個不同的學科。目前,仍然有學校采用“兩張皮”的傳統教學,分別由會計教師和計算機教師來擔任各自的學科,極大影響了教學效率。會計電算化是一門新型學科,由會計與計算機相結合而成。因此,教學中也需要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學校應給予一部分基礎好且熱愛會計電算化專業的老師予支持和鼓勵,讓他們有機會多涉足會計電算化教學領域,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成為專職的會計電算化教師,滿足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需要。
總之,會計電算化是企業會計必備的專業技能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會計電算化也是目前中專會計專業必修專業課之一。學校應將會計崗位工作的需要與培養學生必備的應用技能相結合,培養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會計核算電算化知識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掌握先進技術的會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