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英??
摘要: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這是符合“教育三個面向”的需要的。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信息尤為重要,我們要以更快的手段,取得和處理最新信息,使之轉化為有效信息。這就要求我們培養大量的、能使用外語的人才。英語在各種外語中使用最為廣泛,因此,培養具有較高英語閱讀能力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現在中、高考試題中,閱讀所占的分值越來越多,考生反應最強烈的就是閱讀題量大。據此,我們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基本功;技能;方法
英語的閱讀能力是豐富學生自己的知識、迅速獲取信息、提高考試答題速度和提高成績的有效途徑。所學詞匯與閱讀關系密切。要想讀得多、讀得快,必須有充足的詞匯量,要想有充足的詞匯量,必須讀得快。二者相輔相成,而閱讀則是交流的一種主要形式。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這是擺在所有學生以及老師面前的一個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應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一、 抓牢英語基本功訓練
聽說并重。教師給學生創造聽、說的氛圍。例如:學生對話結束后,將學生分成幾組,利用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舉一反三,共同編寫幾組類似的對話,在課堂或課下表演,這樣既能彌補英語環境的不足,又能培養學生應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一舉兩得。
多讀常寫。由于學生手中的閱讀資料較少,僅靠課本上的閱讀材料,很難滿足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需求。因此,要想辦法加大學生閱讀量,只有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才有利于豐富知識、培養興趣。而寫作往往是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寫作。英語寫作是一個訓練英語思維的過程,此過程考查學生運用英語語言謀篇布局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在閱讀時了解文章的結構、思想內容,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二、 閱讀技能的訓練
閱讀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教師應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技能。教學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1. 計時快速閱讀:每篇文章的第一次閱讀都采用這種方法,限定時間閱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2. 獨立泛讀:讓學生泛讀,適時指導學生查閱詞典、語法書等工具書,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閱讀的能力。3. 詞匯識別:進行詞匯的快速識別操練及詞匯和詞類歸類訓練,教給學生構詞法知識,鞏固擴大學生的詞匯量,為順利地快速閱讀打好基礎;4. 上下文線索:閱讀中遇到的一些生詞和慣用語要求學生能根據上下文線索猜出含義,判斷其類屬;5. 主題詞:引導學生注意段首、段中和段尾的主題句,了解段落大意、文章的主題思想;6. 跳讀和略讀:教給學生跳讀和略讀的方法,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所需信息。
三、 滲透性地進行閱讀方法指導
閱讀方法就是閱讀技巧,這對閱讀能力的提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方法的傳授不可以一蹴而就,應逐步地滲透到平時的授課、輔導中,具體到篇中、段中、題中。我們側重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
1. 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習慣。學生閱讀過程中有很多不良習慣,如:閱讀時出聲,即使不出聲也存在唇動、舌動,擔心遺漏內容,有的用眼光“刷讀”每個字母單詞,頻頻回視已讀過的內容,不時翻閱詞典等,這些都是不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做的結果是分散精力、減慢速度,難以理解段、篇的整體內容。教師在輔導時,要及時發現并幫助克服,使其養成規范的閱讀習慣。
2.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在高考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要具備一定的閱讀速度,才能完成。因此,平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閱讀速度。要讓學生養成默讀、精讀的習慣,要出聲讀、咬文嚼字。但在做閱讀練習時,則應盡量努力快速移動視線,眼光掃視應有一定的寬度,單位時間內,捕捉盡可能多的信息。
3. 學會掠讀。所謂掠讀,即不要從頭至尾一字不漏地讀下去,而采取跳躍式的閱讀方法。閱讀過程中跳開無關緊要的信息,或對理解影響不大的個別生詞、難句。而是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掌握全文的邏輯關系、主要線索和大意。
4. 學會尋讀。就是在閱讀時,切忌漫無目的、毫無重點、糊里糊涂“游讀”下去,而要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明確、有目的、有選擇地快速瀏覽,迅速查找自己所需要信息,迅速做出判斷與取舍。
5. 學會悟意。所謂悟意就是指連貫閱讀。閱讀時,不因個別生詞而停頓或查字典,而是通過上下文或詞的結構等方面的信息,快速猜測出該詞含義,從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內容,加快閱讀速度。
四、 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學生對知識的汲取應該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過程,一味呆板地進行課堂閱讀指導,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這樣一來多數學生都是被動地學。因此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好,例如:英語手抄報小組、英語故事講座、英語讀書筆記的交流、英語讀書交流會、英語詩歌朗誦會等等。
五、 創立班級閱讀社區
在班級中創立一個良好的閱讀社區,這個閱讀社區具有一個社交環境,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就文學作品進行閱讀、交流。師生所共同創造這個社區,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這個閱讀社區中,學生自覺學習并積極進行閱讀寫作。這種社區最明顯的特點是師生所共同建立的平等協作關系。所有學生成為大家庭的一員,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在這里,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朋友關系。只有建立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清除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障礙——緊張情緒或焦慮,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教師尊重同學間的差異,承認每一個學生在閱讀社區中起的重要作用,角色扮演讓學生在這種社區中清楚認識自己的角色。這種閱讀社區具有一些有助于學習,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特征,其中包括:1. 學生對其學習負責;2. 學生有機會從事真實有意義的閱讀;3. 學生主動積極參與閱讀活動;4. 教師只提供閱讀示范,傳授閱讀技巧技能;5. 教師鼓勵學生探索新主題,進行揣測與嘗試;6. 教師進行個別指導;7. 學生有機會進行反饋討論;8. 師生共同指定作業指標。
這種閱讀社區其實超越了教室閱讀范圍,進入了更廣的社區,學生可與其他班級學生結對共同進行閱讀。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入社會進行調查、體驗生活,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社會。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給予學生指導,并非一日之功,要在正確方法指導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新的經驗體會,從而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