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艷
摘要:本文從精心創設活動主題、細心編排真實情境、耐心展開問題探究三個方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人貴誠信》一課,探討了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法運用時要做到“三動”,為豐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成效進行了一些初探。
關鍵詞:思品課;主題情境探究;三動
所謂思品課主題式情境探究教學法是指思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某一主題,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那么怎樣使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法在思品課上發揮效用呢?筆者認為要做到“三動”。
一、 精心創設活動主題——讓學生“心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比绻馨褜W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愿學、樂學、愛學,那么這樣的課堂定然是有效的。但思品課中包含著較多的觀點、理論和原理,相對枯燥的內容讓學生望而生厭,怯而止步,課堂往往死板沉悶,沒有生氣和活力,而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法則可以有效地克服這一固有的問題。思品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主題情境吸引學生眼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變“被動”為“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心動”。如教學《人貴誠信》這一課題時,我就地取材,用教材第66頁“實踐”的相關內容為“原材料”,精心設計了《人生渡口》這一主題情境探究案例,以主人公年輕人的經歷為線索貫穿整節課,通過年輕人的一系列境遇,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傳遞了本課所要講授的知識,特別是案例的導入,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心”。
主題情境1《艱難選擇》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出發不久遇到了大風浪。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渡難關?!笨茨贻p人哪一個都舍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蹦贻p人思索了一會兒,把拋進了水里。思考:如果你是年輕人,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通過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法的導入,把學生從“被動接受者”的角色轉變為“主動參與者”的角色,而且從主題情境探究案例中拋出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思考的問題,每個學生都可以有不同的回答,答案并沒有對錯標準之分,讓學生還沒有開始上新課,就對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心動”。
二、 細心編排真實情境——讓學生“觸動”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又勇于創新。
如果情境編排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覺得味同嚼蠟,興趣銳減;如果情境編排天花亂墜,就會使學生覺得虛情假意,難以相信,更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細心編排像故事連載一樣的真實情境,逐步深入,這樣才能觸動學生去尋根問底,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探究知識、掌握內容,最后峰回路轉,點明情境案例的中心思想,引發學生的共鳴思考。如教學《人貴誠信》的主體知識時,筆者就結合實際事例,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豐富曲折的情節:
主題情境2《一意孤行》年輕人拋棄誠信,不聽老艄公勸告……
主題情境3《求職之路》年輕人到李嘉誠公司求職碰壁……
主題情境4《親眼所見》年輕人所見社會現實
主題情境5《殘酷現實》年輕人耳聞三鹿集團破產的新聞視頻
主題情境6《幡然醒悟》年輕人開始反思自己一開始選擇的對錯……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節發展,牢牢地勾住了學生的心靈,牽住了學生的情感,吊住了學生的胃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情境探究過程中所編排的材料大部分是真實的或是現實的反映,它們也許就發生在學生身邊,也許學生在生活中觸手可及,這樣近距離的、真實的情境素材才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觸動”,從而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三、 耐心展開問題探究——讓學生“主動”
老師細心編排的主題情境,盡管借助生動、形象、具體、真實的案例,使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一種興奮的學習狀態,但怎樣才能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加思想品德課的道德感染力,真正達到思品課“教”和“育”的目的呢?適度的“留白”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留白”指在藝術創作中為了更充分地表現主題而有意識地留出“空白”。在畫的空白之處,我們可以展開無盡的遐想,從而達到“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境界,給人以啟迪。思想品德課堂也可以向藝術學習。巧妙運用留白,為學生創設一個自我感受、自我理解、自我放飛的時空。在教學《人貴誠信》的結尾處,筆者設計了這樣的環節:
主題情境7《找回誠信》
年輕人真正領悟到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最后他想……實踐:故事續編《人生渡口》大結局。
故事續編的探究式“留白”設計環節,既給《人生渡口》這一主題情境探究案例作了一個完美的結尾,又給學生留有展示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真正“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自行探究,去發現、去思索、去尋找老師想要教授給他們的知識或思想。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設計“太滿”,看似“完美無缺”滿滿的一堂課,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勢必會少,學生在學習中就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
總之,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我們必須以新課程改革精神為指導,堅持以生為本,積極探索和實踐初中思想品德主題情境探究教學模式,不斷創新,將思品課打造成學生愿學、樂學、會學的發源地,改變思品課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打造有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吳美燕.課堂情境的有效設置[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5):43-48.
[2]蔡雪靜.用留白拓展思維[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12):5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