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勇

[摘要]目的:探討沙丁胺醇聯合沐舒坦治療慢阻肺的用藥方法,觀察治療效果,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和指導。方法:將64例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設常規治療組和治療研究組,每組隨機分配患者32例。對常規治療組患者僅進行消炎、吸痰、解痙、吸氧等常規治療,對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沙丁胺醇與沐舒坦進行聯合用藥治療。結果:治療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治療組,對比差異明顯,且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慢阻肺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其沙丁胺醇與沐舒坦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加強推廣與實踐。
[關鍵詞]沙丁胺醇;沐舒坦;慢阻肺
作者所在衛生院通過對32例慢阻肺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其沙丁胺醇與沐舒坦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取得了相當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從作者所在衛生院自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以來,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篩選64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根據《內科學》(第八版)中的慢阻肺診斷標準,經相關檢查后確診,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或惡性病變者,主要癥狀包括咳嗽、氣短、呼吸困難、咳痰、喘息、胸悶、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分設常規治療組和治療研究組,每組隨機分配患者32例,分組后常規治療組男21例,女11例,平均(61.24±3.52)歲,平均病程(2.32±0.47)年。治療研究組男22例,女10例,平均(61.86±3.93)歲,平均病程(2.84±0.78)年。經統計學分析,治療研究組和常規治療組患者上述各項臨床資料基本保持一致(P>0.05),對比無明顯差異,進行對比研究的可行性充分。
1.2方法
對常規治療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如消炎、吸痰、解痙、吸氧等。對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沙丁胺醇與沐舒坦進行聯合用藥治療。沐舒坦(片劑)口服,每次劑量60mg,每天3次,沙丁胺醇(片劑)口服,每次4mg,每天3次。
1.3觀察指標與療效標準
分別對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體溫、咳嗽、咳痰及肺部噦音變化等情況進行觀察。
療效評價依據以下標準:治療3天到7天內,患者各項癥狀明顯好轉,肺部噦音明顯減少或消失,咳嗽次數與咳痰量明顯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明顯稀釋,喘息、胸悶明顯改善或消失,呼吸基本正常,為顯效;治療8天到15天內,患者各項癥狀可見好轉,肺部噦音一定程度減少,咳嗽次數與咳痰量一定程度降低,痰液粘稠度降低,喘息、胸悶一定程度改善,呼吸較治療前相比更加順暢,為有效;未達以上標準,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加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進行對比分析,計數資料以x2檢驗,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治療與療效評價觀察后發現,治療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治療組,對比差異明顯,且具有統計學意義(參表1)。
3討論
從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所統計、公布的相關數據情況來看,當前慢阻肺已經成為了一種發病率極高的呼吸內科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安全,不僅會給患者身體帶來諸多不適,還會加重患者的身心壓力,限制患者的活動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另外,其致死率己經上升到了所有疾病死因的第4位,極易導致患者死亡。從病情方面來講,慢阻肺會因為氣道黏膜上皮細胞的變性、壞死以及修復、增生,引起支氣管腺體肥大,使氣道變得狹窄,而且彈性降低。受炎癥的影響,氣道黏膜細胞的分泌還會處于亢進狀態,再加之纖毛運動功能較差,所以痰液不能輕易的排出,潴留在氣道使氣道發生阻塞,最終導致患者出現咳嗽、氣短、呼吸困難、咳痰、喘息、胸悶等一系列癥狀,甚至還會降低患者的食欲,使患者體重下降,嚴重者可能發生呼吸衰竭、意識障礙、死亡。
當前,慢阻肺己經引起了廣泛的臨床及社會重視,對其治療的研究與實踐力度正在不斷的加大。沙丁胺醇屬于是B2受體激動劑,其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夠使支氣管平滑肌快速的擴張,從而對肺部的通氣情況起到改善作用。并且,它還能夠有效控制肥大細胞脫粒以及嗜酸性細胞的數量,對炎癥介質釋放起到抑制效果,同時將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增強支氣管載膜清除能力,對支氣管收縮起到拮抗作用,不過其缺點是藥效的作用時間相對較短。沐舒坦以鹽酸氨嗅索為主要的活性成分,它能夠對漿液與載液分泌起到有效的調節、控制作用,增強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并增強纖毛擺動,提高載液運輸系統的清除能力,從而稀釋痰液,促進其排出。
通過本文的研究證明,對慢阻肺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其沙丁胺醇與沐舒坦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癥狀,提高質量效果,值得加強推廣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