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燕
[摘要]目的:針對多種內科治療冠心病患者的藥物療效進行比較,以探討冠心病的適宜治療藥物。方法:綜合分析有關研究結果,對各類治療藥物的作用及效果進行研究。結果:隨機分組、設立臨床對照試驗目前已被普遍認為是對藥物療效進行客觀評價最科學的一種方法。結論:梗塞、猝死的患病及致死率都是評價藥物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冠心病;內科治療;藥物療效
1前言
冠心病在內科臨床中具有較多種類的治療藥物,各種新型藥物層出不窮。很多藥物以前都是研發完成就應用的比較廣泛,不存在完善的臨床驗證評價其治療效果。梗塞、猝死的患病及致死率都是對冠心病治療藥物的效果進行觀察的重要指標。
2冠心病患者的內科治療藥物
2.1 B-阻滯劑
B-阻滯劑在臨床中應用,是心血管藥物治療近年來比較重要的研究進展。被公認為是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絞痛及心律失常患者比較安全有效的一種藥物,但在冠心病患病及致死率降低方面的效果、服用時間較長的優勢及不足等還有待于深入研究。目前的觀點是勞累型心絞痛患者在臨床中采用B-阻滯劑是首選治療藥物,使心絞痛患者明顯減少發作次數,硝酸甘油用量減少,體力耐受量明顯增加,同氧耗條件下,B-阻滯劑應用能增多外功,心絞痛患者服用該藥物時間較長能夠使產生心肌梗塞的比例及致死率顯著降低。因B-阻滯劑具有使血壓降低、心律減慢、心肌收縮力減弱而心肌減少耗氧量的功效,并對心肌電生理穩定性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使室顫閉提高,因此心肌梗塞后患者應用該藥物能夠使梗塞范圍縮小,并對因室顫而引發的患者猝死具有預防作用。有醫學觀點認為B-阻滯劑引發的心動過緩、心力減弱、房室傳導阻滯及低血壓等增長可使心肌增加一定的氧耗,今兒擴大心梗面積,產生心源性休克及猝死的可能性也明顯增大。心梗后患者應用B-阻滯劑可使其再梗和猝死的可能性降低,主要與心梗部位、患者年齡、患者左心功能及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等因素具有一定關系。
2.2硝酸甘油和其它擴血管劑
硝酸甘油可使心紋痛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甚至消除,但沒有資料顯示對心紋痛發作具有預防作用。因硝酸甘油周圍動靜脈毛細血管具有擴張作用,因此可使心臟負荷降低,心肌降低耗氧量,對梗塞范圍進行限制并使電生理穩定性增加,室顫閾提高。心肌梗塞患者發病24小時內采用硝酸甘油含服或靜脈滴注,可使ST-T抬高程度降低并使缺血性心肌損傷減輕,對梗塞范圍具有限制作用,室顫閾提高,進而使產生自發性室顫的可能性降低。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心梗與冠狀動脈痙攣具有一定關系,心梗后12小時內,50%患者都具有冠狀動脈痙攣癥狀表現,硝酸甘油可使冠狀動脈痙攣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進而有利于治療心梗。心絞痛患者在臨床中也采用有機硝酸鹽及其它擴血管類藥物進行治療,患者應用藥物治療后運動耐受量增加,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
2.3鈣拮抗劑
異搏停、心痛定等藥物在臨床中用于變異型心紋痛患者的治療具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不只是使心絞痛患者癥狀得到有效緩解,還能對心絞痛發作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心絞痛患者應用心痛定治療后,約有80%以上患者的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應用異搏停治療后,約有78%患者的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很多臨床資料證實,鈣拮抗劑在臨床中治療急性心梗十分有效。應用心痛定治療心梗后患者,可使梗塞范圍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臨床治療中不能加重心衰病情,也不具有副作用。異搏停可使缺血心肌的室顫閾提高,但沒有研究結果表面在治療室顫中有效。鈣拈抗劑對于患者存活時間的改善也有待于相關研究結果的證實。
2.4杭心律失常劑
冠心病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應用抗心律失常劑不只是使患者癥狀性心律失常消除或減輕,而是防止由于患者心律失常而造成死亡。有關研究結果已證實,大部分猝死患者都是由室顫導致的,提出在室顫前存在頻發室性早搏,所以,也將室性早搏作為猝死的先兆。盡管室性早搏與猝死之間的因果關系,對室性早搏進行抑制對于防止猝死等問題,目前還有待于進一步確定,但很多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心梗急性期、心梗后期及胸痛及缺血性ST-T改變的持續性等是三方面情況表明室性早搏與猝死具有一定關系,對室性早搏進行抑制可使猝死發病率明顯降低。臨床中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對心梗患者進行治療,盡管可使產生室顫的患者減少或具有一定預防作用,但只有心得安對患者病死率具有一定影響。有觀點認為,室性早搏不可能是導致患者猝死的唯一因素,左心功能不全、心肌損傷、冠狀動脈廣泛病變或電生理穩定性不夠等因素,都是患者可能產生猝死的先兆。基于此,室性早搏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劑進行抑制對于預防猝死具有較大難度,并不能降低猝死率。
抗心律失常劑在臨床應用于治療中都具有較大的副作用,不僅對室性異位搏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還可對心肌傳導產生抑制,延遲心肌復極,進而延長心肌易顫期,這也是造成患者室速和室顫十分重要的因素。
3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分析上述各種藥物,比較各類治療藥物的作用及效果。隨機分組、設立臨床對照試驗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對藥物療效的客觀評價,梗塞、猝死的患病及致死率都是評價藥物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臨床試驗對于藥物療效進行評價是一種最科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