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我國醫學研究不斷進步,在抗生素領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抗生素用于,臨床醫學抗感染的治療當中,要多加注意用藥安全,對輸液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做出及時反應和事前監控,不能只注重治療效果而忽視了對不良反應的觀察。本文試分析抗生素的不良反應,來探究護理方法。
[關鍵詞]抗生素;不良反應;護理
本文旨在對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做出評價分析,觀察不良反應及醫治療效,以尋求更加有效安全的護理措施。對急診輸液病人使用抗生素時,要做到實時監控,發現問題立即停藥,遵醫囑采用抗過敏休克等措施,時候給病患者進行安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醫院選取180例因為急診輸液出現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詳細資料,根據當時的記錄回顧分析每一例具體情況。選取男性90例,女性90例,患者年齡跨度范圍較大最佳,發病治療時間為1-12小時,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藥物不良反應,如皮疹、瘙癢、肢體麻木、惡心、腹瀉、局部刺痛等。
1.2方式方法
整合180例患者的資料文件,按照年齡、性別、病情程度來劃分,分門別類對照進行分析,按照國際上認定的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臨床表現、發生時間、嚴重程度來歸類整理,將基礎數據歸檔整理輸入電腦備查,對急診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進行分析并究其原因綜合分析,提出有效且與針對性的措施。
2過程
2.1急診患者出現抗生素不良反應及其發生率
經過整理分析得出,在180例患者出現抗生素不良反應案例中有25例是由于青霉素類抗生素引起的,占比13.89%,有86例是由于頭孢類抗生素引起的,占比47.78%,有42例是由于B-內酰胺類的抗生素,占比23.33%,其他類27例,占比15%。
2.2文獻研究
抗生素廣泛應用,有很多案例值得我們研究借鑒,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多種多樣,我們需要成立專門的小組,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了解更多的臨床中出現過的不良反應案例,以及當時的解決措施,分析不同類型抗生素的區別,包括:左氧氟沙星、索拉非尼、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等,經過深入的了解分析各類型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應,在今后的抗生素使用過程中成為重點監控項目。
3深入探討
3.1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原因
3.1.1機體原因
每個患者的個人體質和機能均不相同,患者年齡跨度大、基礎病不同、營養狀況不同,這些都會影響身體的各種機能,不同的人對于抗生素的不良反應也大不相同。經過研究發現,老年人出現抗生素不良反應的幾率更大一點,正是受機能影響導致的,必須對老年人群體予以重視。
3.1.2給藥途徑
急診輸液經常使用的是靜脈滴注的方式,由于急診病室本身病患者流量大,每天接納太多病人,大量患者接受輸液,藥物種類繁多,涉及面廣,非常容易發生抗生素不良反應。深究其原因則是靜脈注射可以使藥物深入機體循環,并且在進行配藥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影響,比如環境等因素,因此給藥途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3.2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的護理措施
3.2.1一般護理
在進行抗生素輸液前必須做的一個步驟就是仔細詢問患者的不良反應史,有一些及其容易過敏體質的人群需要多加注重,哪怕微量的抗生素也會導致不良反應,如果經過詢問該患者曾有過過敏史,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盡可能的不使用該抗生素,注射過程中也要多加監控,隨時準備補救措施。如果是進行青霉素注射,必須在注射前進行皮膚過敏測試,使用微量的青霉素藥劑進行注射,待幾分鐘后查看,若無過敏不良反應才可進行正式的輸液,在輸液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患者是否有不適,還需要嚴格控制滴速,待確定無不良反應后才可調高滴速,針對不良反應做出急救的物品必須隨時待命,不可懈怠。
3.2.2心理護理
輸液前的準備工作必須做好,不僅有測試,還包括心理安撫,護理人員有義務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消除他們的不安情緒,認真詢問患者或其家人是否有過敏史,充分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在溝通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有效信息,也有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的作用,這樣也是減少抗生素不良反應發生率的一種途徑。
在輸液過程中,隨時做好不良反應護理的準備,如果發現患者出現不適,往往會有呼吸急促、不安緊張等癥狀,醫護人員需要在第一時間趕到身邊詢問情況,先安撫好患者情緒,在這同時立即停藥,根據經驗判斷患者屬于哪一種過敏情況,準備好緩解患者不良反應的藥物,將案例記錄在案,事后對患者詳細解說此次抗生素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提醒患者和家屬今后需謹慎使用抗生素。同時要盡力配合緩解患者癥狀,消除患者的緊張感,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3.2.3緊急護理
如果經過詢問患者并沒有過敏史,皮膚過敏測試也顯示正常,但是在正常配藥正式注射之后,患者卻出現不良反應,如呼吸困難、胸悶發慌、皮疹等等現象,則第一時間停止輸液,迅速把患者安置在舒適的地方平躺,立即呼叫醫生前來查看,給患者注入0.1%鹽酸腎上腺素1ml,并且謹遵醫囑使用緩解性藥物,待患者病情得到改善還需要多加觀察,等待患者的情況完全穩定后才能讓患者出院。
3.3加強藥物管理
因為患者機體機能因人而異,且藥物代謝功能有限,所以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抗生素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有些患者即使微量也會很敏感。如果沒有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劑量,容易導致患者體內藥物堆積,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所以,加強藥物的專業知識培養是醫務人員必要做的,建議醫院對用藥知識進行定時定期的培訓。并且在遇到抗生素過敏反應案例時要及時記錄下來備查,綜合分析不良反應產生的具體情況,包括患者年齡、性別、身體情況、不良反應癥狀及當時處理方式等,做總結思考用。
3.4實時監控,對癥處理
醫護人員應當在輸液過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的現狀,對患者的全身進行仔細觀察,積極前去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如果患者表現出局部異常,醫護人員應當馬上做出反應,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比如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通常青霞是過敏性質的癥狀,建議立即停止用藥,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法,以保證患者臨床的用藥安全。
總而言之,抗生素在我國臨床醫學上的運用十分的廣泛,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抗生素的使用率在我國達到了70%,并且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這也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只有在不斷地實踐中總結探究,對急診輸液患者抗生素不良反應原因進行分析,得出有效的處理方式,確?;颊咴缛栈謴徒】?,并不斷提高我們的服務滿意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