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偉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特點與微創治療優勢。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共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50例患者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治療,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微創治療方式進行治療。結果:對照組中患者治療有效的人數為19人,總治療有效率為76%,實驗組中患者治療有效的人數為23人,總治療有效率為92%,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遠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兩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采用微創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手術風險,提升患者及家屬對醫院的滿意度,值得被大力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治療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病癥,也是威脅很多人身體健康的一種病癥,為了研究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特點和微創治療的優勢,我院選取了2016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共5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進行臨床研究和效果觀察,研究取得明顯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共50例作為研究對象,選取的病例均為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將50例患者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中是正常的開顱手術患者,實驗組中是微創手術患者。其中對照組中患者年齡為30-55歲,平均年齡為40歲,有12例患者為男性,有13例患者為女性,病人發病到送醫時間為4h-2d不等。實驗組中患者年齡在28-60歲,平均年齡為42歲,有11例患者為男性,有14例患者為女性,病人發病到送醫時間為4h-2d不等。兩個小組的患者在性別、送醫時間等方面差距較小,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治療方法
主要是傳統的開顱手術。首先是對患者需要手術的部位進行消毒處理,并且根據病人血腫的位置和病情最終確定手術方案,在手術之后根據病人的術后反應和手術時腦壓的變化,可以判斷是否要去掉骨瓣減壓,條件允許的患者可以將顱內壓監測管放入腦硬膜下,在手術之后可以根據監測壓力的指導進行治療。
1.2.2實驗組治療方法
主要是小骨窗微創清除血腫手術。首先是在手術前借助CT等對患者血腫部位進行定位檢查,根據CT影像對患者的腦部進行標注,標注好矢狀中線和眶耳線,并且幫助患者擺出一個合適的體位,對患者需要手術的部位進行消毒處理,并且用2%的利多卡因進行局麻處理,在手術前借助CT等對患者有血腫的頭皮部位進行定位,并給予患者氧氣供應,在手術中需要做一個切口,大概4.5cm長,延伸到骨膜處,之后將骨孔擴大形成小骨窗,直徑大概2-3cm,再之后進行穿刺處理,用來確定血腫的區域,定位以后,切開皮質2-3cm,用顯微鏡輔助將血腫吸除干凈,若是在抽血中遇到非常強大的阻力,不能進行強行抽取,可以運用血腫粉碎機將血腫進行粉碎處理,再進行沖洗抽血,最后運用雙極電凝進行止血處理,在手術之后24h、48h、72h對患者進行頭顱CT復查,并通過對患者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消炎。
1.3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對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特點
50例患者中有17例偏癱患者,約占總數的34%,平均GCS評分為7.8分;有21例患者有神經功能損害嚴重,占總數的42%,平均GCS評分為22.5分;有32例患者出血量較多,占總數的64%,平均GCS評分為20.3允有37位患者有并發癥,占總數74%。
2.2治療效果
對照組中患者治療有效的人數為19人,總治療有效率為76%,實驗組中患者治療有效的人數為23人,總治療有效率為92%,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遠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兩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臨床上的常見病,發病率在15%以上,這種病癥會有多伴隨癥狀,包括頭暈、嘔吐、惡心等,致殘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威脅嘲。高血壓腦出血在傳統中會采用開顱手術進行血腫的清除,但是由于操作不簡單,時常伴有高風險,并且術后恢復較慢,因此逐漸被其他方法取代。小骨窗微創手術就是一種取代方法,這種微創手術能夠對血腫位置進行準確定位,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等特點,并且因為手術安全性較高,術后恢復快,不良反應較少,被我院所采用用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對照組中患者治療有效的人數為19人,總治療有效率為76%,實驗組中患者治療有效的人數為23人,總治療有效率為92%,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遠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兩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采用微創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手術風險,提升患者及家屬對醫院的滿意度,值得被大力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