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楠
[摘要]丹參被列為活血類中藥,味苦,性涼,有活血祛瘀,養血安神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丹參被列為上品。丹參酮A、丹參酮B、二氫丹參酮、隱丹參酮及水溶性成分丹參素等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對心血管,肝損傷的保護,抗腫瘤和促進癌轉移等具有很好的療效,本文通過對丹參的藥理作用以及現代研究進行綜訴,以使丹參在臨床上得到更廣泛地運用。
[關鍵詞]丹參;藥理作用;現代研究;臨床運用
血流速度緩慢和瘀血阻塞,被稱為血滯和血瘀在中醫領域。活血藥,化瘀藥是治療血滯,以及血腫,血瘀病癥的一類中藥,是中醫中藥的一大特色。人體內若有瘀血停滯就會造成疼痛,此時就活血化瘀,丹參是活血藥類中的第一位藥。腹痛由月經不調,瘀血凝滯等造成的患者;心腹有刺痛感;癩瘕積聚;肢體麻木疼痛;溫病熱病;身體發有斑疹;心悸怔忡失眠等的治療起到了很好的幫助。本藥在丹參飲《醫宗金鑒》中有記載道:丹參,砂仁,檀香,對氣滯血瘀,胃脘疼痛有所療效。在清營湯中治療熱入營分的高熱、斑疹中也加入了丹參的應用。
1丹參的化學成分研究
水溶性和脂溶性是組成丹參的主要化學成分。以丹參酮為主的脂溶性的化學成分成為20世紀早期研究者研究的主要方面。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日本學者在20世紀30年代末首先發現丹參酮II是丹參脂溶性的主要成分,由II A和II B構成,丹參酮分子式C19H1803,是自然的抗氧劑。
2丹參的藥理作用
2.1對心血管的作用
主要有擴冠:使家兔離體心臟冠狀動脈擴張,血流速度加快,丹參注射液可以做到。具有擴冠作用的有丹參素、丹參酮,可是丹參素要比丹參酮的作用強,潘生丁更次之。加速微循環:丹參注射液還具備使微動脈口徑擴大的作用,從而血流速率和流量都有改善。保護缺血心肌:丹參對于心肌缺血和重新灌流的心臟有不錯的保護作用,在實驗性急性心肌梗死中,丹參、小紫丹參、丹參素、丹參酮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但是小紫丹參的效果最顯著;由心肌缺血缺氧和受到的毀傷快速恢復,使梗死區的心肌細胞獲得再生。改善心功能:要想使麻醉犬的心率減慢可以使用丹參煎劑,可以減少異丙腎上腺素引起的心室纖顫的發生率,或者更有預防發生的作用。
2.2對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主要有保肝降酶:急性CCL4中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細胞會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壞死,與此同時服用丹參,使這種壞死程度、轉氨酶和肝內甘油三酯都能夠得到降低。促進肝竇血流、肝細胞DNA和蛋白質的合成,肝細胞可以得到再生,肝臟內蛋白質代謝的功能也會有很好的恢復。提高肝內免疫功能:當大鼠體內的血漿纖維蛋白水平降低時,服用丹參,可以使血漿纖維蛋白有所提高,進而提高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和調理素活性,從而預防肝臟的免疫系統的損傷。
3丹參的臨床應用
3.1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丹參是治療冠心病的常用藥,有多種制劑已經被廣泛地在臨床上應用,尤其是對于胸悶胸痛、心絞痛、心肌缺血缺氧的治療有較好的療效成果。同時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恢復也有比較好的成效。對于慢性的心衰,與具有強心作用的重要同時服用,效果會比較好。劉建華臨床研究顯示:臨床運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86例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與對照組相對比,在對心電圖的改善和心絞痛癥狀的緩解方面都顯示出了顯著的效果。
3.2用于治療肝病
根據調查得出,在老年的發病率中,有上升趨勢的疾病中肝硬化和心腦血管就在其范圍內,必須要引起我們的廣泛關注,胡志浩吲等臨床研究顯示:丹參在改善肝硬化方面有療效,可以進行輔助治療。在臨床實踐中,患者在治療前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白蛋白(Alb)、清前白蛋白(PA)水平進行檢測,然后再用復方丹參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治療后結果表明,ALT、ALB、PA水平與治療前有較大的改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治療慢性肝病,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方面丹參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4小結
在《婦人明理論》中記道出:“一味丹參,功同四物,能補血活血”,“其供大類當歸、地黃、芎勞、芍藥故也”。在婦人的活血調經方面,四物湯與丹參的作用有相似之處。丹參與四物湯還有一處相同,就是在活血化瘀方面,可見一味丹參與四物湯可相提并論。但是四物湯還有一個功效是丹參所不具有的,四物湯在活血化瘀的同時,還可以養血補血,而丹參被劃在了活血化瘀的藥物中,自身所不具備補血的功效,也沒有提高血液細胞數量的功效。所以說一味丹參只僅僅有四物湯一半的功效,這在前人早己有了認識。同時說明了丹參本身只具有間接地養血補血的作用,而不具有直接的補血功效。我們應逐步重視對丹參的研究與應用,使丹參在臨床中更好的得到運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