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鳳

[摘要]目的:探討采取舒適護理方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早日康復過程中的研究。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6月將在本院治療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隨機分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予以舒適護理,對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觀察組較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少,且有顯著性差異(P&;1t;0.0 5);觀察組癥狀緩解及恢復情況好于對照組,且有顯著性差異(P&;1t;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均在90%以上。結論:舒適護理能有效促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康復,且效果好于常規(guī)護理,不僅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同時改善了患者的恢復情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很好的臨床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舒適護理;護理方法
護理工作的展開是臨床工作中的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科學有效的護理工作不僅減少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愈合效果,同時減輕患者負擔,使醫(yī)療資源使用率大幅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主要是由慢性支氣管炎或者其他肺部慢性疾患發(fā)展而來的肺組織終末支氣管的遠端部分過度膨脹和充氣引起肺組織的彈力減退,肺泡體積增大的一種疾病。其特點為發(fā)病遲緩,持續(xù)時間較長。近年來隨著舒適護理模式的提出,為開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科學護理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徑。以安全為保障,以舒適為追求,以安靜為宗旨,以適當為原則,以安心為目標,以適應為導向的舒適護理為患者打造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該研究選140例本院內科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做實驗對象,針對術后護理方法進行分析,觀察護理效果的觀察性試驗,探討舒適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干預后的效果及可行性。
1護理方法
對照組參考趙志紅研究中的方法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實驗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對癥的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1.1一般護理
保證患者足夠的休息時間,提高睡眠質量。可以根據(jù)患者身體健康狀況選擇比較簡單的體育項目進行活動,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盡量避免劇烈活動。
1.2呼吸護理
患者采用腹式呼吸進行鍛煉,通過提高呼吸效率,促進機體的缺氧狀況得到改善,使患者活動耐力得到了提高。主要步驟如下:患者坐位,首先收緊腹部,進行呼氣,然后通過鼻子急性吸氣,此時要注意呼吸頻率(呼吸要慢)。吸氣時要利用好呼氣后腹部反彈的力量,避免用力過度,就這樣一直反復進行,進行呼吸鍛煉的頻率基本上是一天3~5次,每次5~10min。
1.3氧療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典型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紫紺,保證患者持續(xù)地低流量進行吸氧是目前糾正缺氧最為有效的方法,在吸氧過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暢,有痰液者應進行排痰處理,同時要溫化和濕化吸入的氧氣。對于一些痰液較多的患者,應立即進行吸痰處理,吸痰時注意導管的直徑,同時,動作要輕,盡可能一次將痰液吸干凈。
1.4咳嗽咳痰時的護理
咳嗽咳痰是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常見的表現(xiàn)。若只有輕微的咳嗽時,此時進行一般護理即可,并不需要特殊的處理,但是當患者有劇烈咳嗽時,為防止痰液阻塞要及時進行吸痰處理,同時給患者服用止咳化痰的藥物,緩解咳嗽癥狀,減少劇烈咳嗽對患者引起的痛苦。
1.5飲食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常導致患者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并發(fā)癥,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與此同時營養(yǎng)不良往往會降低患者呼吸中樞對氧的敏感性,容易產(chǎn)生疲勞感。因此,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應該補充營養(yǎng),多吃一些蛋白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肉、蛋及奶類,以增加患者的能量儲備。
1.6心理護理
大多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老年人都會有一定的心理問題,其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抑郁、心煩氣躁等,研究表明心理問題常導致生理問題,因此,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心理問題的關注應該引起臨床醫(yī)生的重視。對患者的心理問題應進行積極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1.7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間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7.8d,病情緩解率為92.41%,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1.4d,病情緩解率為77.43%,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間、癥狀緩解率兩方面較對照組相比,均有所改善,兩組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都較高,均90%以上,具體結果見表1。
3討論
由多種肺部疾病遷延發(fā)展所導致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持續(xù)時間較長,且常反復發(fā)作,治療較難,多種因素如吸煙、年齡、粉塵和有害氣體都可導致慢性肺部疾病的發(fā)生,形成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fā)生。其臨床表現(xiàn)多為咳嗽、咳痰等,如伴發(fā)感染,可導致濃痰,病情嚴重者常咳嗽時帶血,另外患者常表現(xiàn)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的癥狀,病情嚴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早采取相對應的治療措施,防止病情的發(fā)展,尤為關鍵。主要采用抗生素,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減少緩解期疾病的發(fā)作;疾病發(fā)作期,針對不同的具體癥狀,采用不同措施進行針對性治療。在給予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針對性治療外,其后期的護理措施也應給予重視,目前常用的護理方法包括呼吸、心理、氧療、咳嗽咳痰時的護理及常規(guī)護理等,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措施進行護理。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癥狀緩解情況較對照組均有所改善,通過舒適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減少,且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情況和恢復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且有顯著性差異(P<0.05)。綜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治療過程中采取舒適護理的干預,對患者的疾病康復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舒適護理可以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臨床上治療后的一項改善病情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