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以慧
[摘要]目的:為了分析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手術室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根據隨機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5例患者。對照組使用手術室的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管理的前提下實行風險管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結果: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67%,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6.67%,觀察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4%,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風險管理應用在手術室護理工作當中,不但可以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率,同時還可以將護理滿意度提升。
[關鍵詞]風險管理;手術室護理;應用
風險管理可以有效的辨別、分析同時解決各種己經存在和潛在的醫療風險因素,將風險事件發生率降低,控制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醫院各個科室當中,手術室作為危重患者急救和手術治療的主要場所,手術室護理人員承擔非常大的工作量,精神呈現高度緊張狀態,有可能造成護理出現事故。文中將主要分析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當中的應用,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手術室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根據隨機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5例患者。對照組男44例,女31例,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36.1±11.6)歲;當中包含了50例急診手術,25例擇期手術。觀察組男40例,女35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為(37.6±11.5)歲;其中48例急診手術,27例擇期手術。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手術室的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管理的前提下實行風險管理:
1.2.1成立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組長由護士長擔任,風險管理小組的重要職責包括:每月開例會,一同探究風險事故出現的原因,確定風險干預對策。監督各護理人員遵守操作流程,抑制風險行為。
1.2.2風險管理模式培訓
手術室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對護理風險管理模式進行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保證護理人員掌握風險管理的知識,將臨床操作技巧熟練掌握,增強責任意識,保證在工作中心態良好,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幾率,確保護理品質。
1.2.3風險管理制度的制定
管理當中工作制度是重要的手段,是提升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避免出現風險事故的重要保證。根據手術室工作制定了接送患者的工作制度,確認了手術病人身份,手術部位制度,手術病人用藥輸血流程,手術物品清點制度等。按照醫院的服務特征,制定最符合實際情況的制度,保證做正確的事,規范工作流程,確保護理人員在手術室工作當中,根據程序實施護理工作。
1.2.4手術室全過程控制管理
手術之前的護理管理工作,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先核實患者的資料,確認好患者的基本信息之后,接著對患者的藥物過敏史、既往手術史、生化檢查等各項指標進行詢問,一旦患者無法自己解答問題,護理人員要詢問患者家屬,并且將詢問結果通知主刀醫生。護理人員對手術當中所需要的醫療用品進行檢查,查看是否齊全、未損壞,將手術之前的物品準備工作做好。
手術中的護理管理工作,手術當中將清點工作做好,手術之前、將體腔關閉之前、體腔完全關閉之后、縫皮之后,這些關鍵的手術點使用的醫療器械、藥物、敷料,進行詳細的記錄。手術當中幫助護士將整個手術做完,防止出現交接班情況出現,防止對手術進程有影響出現不必要的手術風險。
手術之后護理人員在醫生的叮囑下,對患者的風險程度進行重新評估,同時根據結果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同時將評估結果通知患者家屬,傾聽患者家屬的想法。特別是面對風險程度非常大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通知患者家人,同時安撫患者的情緒,讓患者家屬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1.3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使用我院編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從10個維度進行調查,共計100分,非常滿意是95分以上,滿意是80-94分,不滿意為79分及以下,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100%/總例數。護理風險事件主要包括操作不規范、記錄不全、出現感染、儀器故障等。
1.4統計學方法
文中將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同時使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同時檢驗使用t來表示;利用百分比來表示計數資料,利用x2進行檢驗,同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使用P<0.05表示。
2結果
2.1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0%(60/7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67%(74/75),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比較兩組的護理事件風險發生率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6.67(20/75),觀察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4%(3/7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室當中存在非常多的不安全因素和風險,手術室當中的每一個細小的疏漏都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給患者帶來威脅,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及時發現風險并且規避風險,管理人員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對風險具備預見性,才可以事半功倍。
風險管理需要第一步識別風險,就是分析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同時探究這個風險因素可能導致的損失大小。第二步就是控制風險,在識別風險的前提上提出針對性的措施,控制風險,將風險的發生率降低。第三步規避風險,就是不改變目標的前提上,通過實施方案的改變,從根本上將風險因素規避。最近幾年,醫院的護理管理工作當中開始逐漸關注風險管理理念,非常多的醫院開始將風險管理引入到護理管理工作當中來,從文中可以知道使用風險管理措施可以將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提升,將護理滿意度提高。
總之,風險管理應用到手術室護理管理當中可以有效的將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減少,同時提高了護理滿意度,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