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
紅色文獻資料對醫療社會史研究的價值
——以《解放日報》為中心
◎張蔚
《解放日報》創刊于1941年5月16日,是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也是西北局的機關報。在《解放日報》創辦的將近6年時間里,不但刊發了大量中共政策理論方面的文章,而且刊發了大量文章介紹陜甘寧邊區群眾生活,尤其是“衛生”副刊中刊發的關于邊區群眾醫療衛生狀況的文章成為研究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群眾醫療衛生社會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衛生”副刊由中共中央總衛生處負責,創刊于1941年11月24日,一直持續到1945年1月20日改為專欄,由過去的一個月出刊一個整版改為10天左右出刊1/3版。為了實現邊區“人財兩旺”,尤其是針對邊區經常發生大面積傳染病而導致人口非正常死亡的狀況,“衛生”副刊發表大量文章普及衛生常識,如創刊當日便發表了何穆、李康的《延安傷寒流行的教訓》,金岳茂、劉允中的《傷寒》以及元暉的《關于傷寒病傳染的兩個故事》等文章。為調查邊區群眾疾病情況,邊區衛生處防疫隊于1941年5月19日到7月17日到延安各地巡回診療,并調查各地主要疾病情況及其病因。據調查,傳染病多發生在一月,三四月最嚴重。發生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為民眾由于幾千年來不講衛生成了習慣,致疾病易于廣泛傳染。慢性病多為男女性病及小兒消化不良癥,前者約占百分之七八十,后者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文章還介紹了富縣多發生大脖子病,并分析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缺碘、缺鈣。
為減少疾病流行狀況,邊區政府提倡個人和家庭衛生,創建了一批衛生模范個人和集體。如1941年7月24日發表短文,介紹安塞衛生檢查情況,并介紹了個人衛生和居室衛生的典型和標準:個人衛生,一區伙夫手臉衣服均整齊清潔,療養所、保小、邊區醫院的伙夫都圍有白布裙,衣服經常洗換,沒有虱子。保安處戰士室內,被服用具清潔。居民衛生:曹莊居民多制造豬圈,并且大部分有廁所,室內清潔,該縣舊城建立三個公共廁所,并經常打掃街道。通過樹立典型,提供示范,提高群眾衛生水平,減少疾病流行,提高生活質量。通過介紹日常疾病病癥、原因及診療的簡單方法,“衛生”副刊對于普及群眾衛生常識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傳統生育方法不注重消毒,陜甘寧邊區婦嬰死亡率高達60%以上。以延安市南區南郊鄉韓家窯子村嬰兒死亡情況為例,該村共18戶人家,在所調查的11個婦女中,共生過孩子48個,死了29個,占60.4%。導致嬰兒死亡率高的原因就是傳統生育方式不消毒,使新生兒感染破傷風桿菌而死亡,當地人稱之為“四六風”。為解決婦女生孩子養不活的問題,“衛生”副刊集中刊發了一批介紹新法接生、宣傳婦女衛生的文章,如第48期康心的《鄉村中的婦嬰衛生問題》,第57期馮秉姍的《韓家窯子村婦孺衛生調查》,第58期徐特立的《衛生展覽會的重要意義》,第61期路巖的《張清益辦接生訓練班》。通過宣傳新法接生,讓群眾知道接生要洗手消毒的道理,改良了群眾傳統生育導致的高死亡率,提高了嬰兒成活率,對陜甘寧邊區婦女起了政治動員的作用,加強了邊區群眾對中共政權合法性的了解,奠定了中國共產黨解放全中國的群眾基礎。
婦女在陜甘寧邊區地位低,陜北有“母豬不敬神,女人不是人”的俗語,一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傳宗接代。但由于傳統生育方法不科學,雖然母嬰死亡率極高,但從未引起群眾的懷疑,大家都認為這樣的生育方式的天經地義的,母嬰死亡是天命。尤其是陜北生育方式中的產后三天三夜不允許產婦睡覺,要坐三天三夜的惡俗對產婦身體傷害極大,是導致產婦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他們擔心產婦在分娩后躺下睡覺會導致大出血,由于無人照料而發生“血迷”死亡的現象。“血迷”就是陜北人對婦女生產后大出血死亡無法解釋的迷信現象。因此,《解放日報》“衛生”副刊刊登了鄉村婦嬰衛生及婦女生育方面的文章,康心在《解放日報》衛生副刊發文呼吁:特別應該廢止的是,‘生后再坐三天,以免毒血歸心’的野蠻方法。 通過宣傳新法接生,陜北婦女逐漸不再產后坐三天三夜,而是要好好休息、加強營養,這樣生出來的孩子才健康。

陜甘寧邊區巫神很多,“延市東關一個鄉,一百四十九戶四百余人口中,就有三個巫神。如果以此類推,全邊區巫神還有一個相當大的數目?!?按照李鼎銘的說法應該至少有一千個巫神。由于邊區缺醫少藥,而且群眾普遍貧窮,因此邊區群眾生病后往往不找醫生而是去找巫神治病。而這些巫神根本不懂治療,假托鬼神,招搖撞騙,不但騙取錢財,往往導致患者病情貽誤甚至加重而導致死亡?!督夥湃請蟆?944年4月29日社論——《開展反對巫神的斗爭》提出使邊區巫神絕跡的辦法——一是各地要籌辦助產訓練班,二是各地醫院和機關、軍隊醫院要盡可能替駐地群眾看病,三是改良鄉村衛生,藥店要以低廉的價格供給人民。作為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共中央的機關報,《解放日報》社論代表著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政策導向,以加強鄉村醫療衛生建設來消滅陜北農村普遍存在的巫神現象,應該是根治該現象的好辦法。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精準扶貧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解決革命老區群眾的因病返貧、因病致貧問題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督夥湃請蟆逢P于延安時期群眾醫療衛生知識的宣傳不但對于研究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醫療社會史有重要的文獻作用,對當代農村脫貧工作也有重要的啟示。在扶貧攻堅戰中,既要精準了解各地群眾存在的疾病問題,又要廣泛向群眾宣傳基本疾病尤其是農村老年病的預防常識,實施精準脫貧。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