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足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方向,對鶴崗市環保產業現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對策和發展趨向。
關鍵詞:資源城市;環保產業;現狀;探討
我國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深對于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開始逐步顯現出來,使得城市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對于一些資源城市而言,資源型城市由于前期開發過度,使得當地的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為此,針對這種情況,這就必須要加強資源城市的環保產業發展,才能穩步推動城市的穩健發展。
一、我國資源城市環保產業的發展現狀研究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環保產業在發展速度非常快,例如,在2013年我國環保產業從業人員已經高達五百萬人左右,其相關的產業數值已經達到將近8,200億元。而且,隨著我國對環保投資領域的力度逐步加大,我國環保產業中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條件已經具備,其企業的產業鏈條已經逐漸形成了。我國相關的環保技術條件正在日趨成熟。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的年增長速度已經達到將近百分之二十左右,甚至高于我國GDP的增長速度。
根據近年來的研究數據表明,我國相關的環保技術與服務市場集中體現在水、固體廢物以及空氣治理等三個方面為主,到2014年為止,我國水污染治理行業已經將近有一萬家,其中,水污染治理的設備市場份額已經占據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空氣污染治理設備占據市場份額達到將近百分之四十,固體廢棄物的治理設備占據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十,另外,關于環境生物技術的市場前景非常好。
二、環保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與環保產業的發展相對應,我市環保產業市場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幼稚走向成熟,基本形成了與現實需求相適應的較健全的市場體系。但是,這個市場僅僅是初級市場,且受政府政策驅動的影響較大,在全省環境市場上的份額簡直太小。
我國城市環保產業結構尚不完備。其中,尤以環境服務業較為落后,我市從事環境保護技術服務與咨詢單位僅6家,而環境保護產品生產企業單位也只有3家,這是產業結構最薄弱的環節,它將影響整個環保產業的迅猛發展。
環境保護產品和服務的技術檔次和質量尚較低。我市目前只有宏達鍋爐廠一家從事環保產品的生產及經營銷售,這將是今后我市重點發展的環保產業領域。
環保產業中90%以上為小型企業,這是我市環保產業發展緩慢的最主要的原因,盡管其它省市也有小型環境企業,但它們多為依托于研究院、所或專項技術支持的企業,有較高的技術競爭力;而我市的小型企業中相當部分是鄉鎮企業,且總體上技術力量薄弱。
三、環保產業發展趨勢及對策探討
縱觀我國環境產業發展的歷史和趨勢,未來環保產業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從目前主要滿足國內污染防治的“小市場”,向適應國際綠色浪潮,全面提高國民經濟質量的“大產業”發展。產業內涵擴展的方向將主要集中在潔凈技術、潔凈產品、環境保護服務等方面,我國環保產業的概念也將演變為“環境產業”或“綠色產業”。為滿足國民經濟向可持續發展的轉移,加快我市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
(一)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指導和監督力度
用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向環保型企業轉化。大力發展以服務業為龍頭的環境系統公司,解決環保企業開發、生產、設計、施工與運營脫節的問題。對環保企業要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做到長遠與眼前利益統一,主渠道投資與多渠道籌資統一,制定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對環保產業項目做到論證一個項目,扶持一個企業,發展一方經濟,同推廣新技術相結合,同技術服務相結合。
(二)加大對環保產業的環境管理
從建設項目“三同時”入手,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扶持新產業延續與發展,加大環保項目的投資力度,組建環保投資專家審核組,使有限的資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
(三)完善機構,加強宏觀調控管理
進一步貫徹國家、省有關部門有關“三廢”及資源綜合利用管理政策規定,設專門機構管理、認定評價,對沒有認定的企業,不能享受國家有關優惠政策的企業,嚴格加強管理。建立檢查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強環保產業的市場管理。
(四)利用市場機制,發展環保產業
政府部門應在環境治理上更多地引入市場機制,實行政策引導與市場化管理有機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建立政府與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政府繼續發揮作為環保投入主體的作用,并把環保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的正常支出科目。充分利用社會資金和資本市場,盤活環保設施的存量,引導各種所有制企業向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建立環保服務業市場化運作機制,推動政府從直接管理、運營環境基礎設施的傳統模式向社會化、市場化轉移。
四、結語
總之,環保產業的發展,將有利于減輕經濟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環境破壞,保護自然資源與提高環境質量,積極發展環境保護相關產業是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實現“十二五”環境目標的客觀要求,是培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的需要,是實施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內容,是順應世界綠色經濟發展浪潮的現實選擇。隨著我國社會經瀏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環保產業對國民經直接貢獻將由小變大,逐漸成為改善經濟運行質量、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經濟技術檔次的產業。在該背景下,環境保護相關產業將成為解決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經濟新的增長點,環保企業也將發揮其自身內部動力,來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戴偉輝,麻彥春,葛寶山.環保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及信息資源配置[J].情報科學.2012(03).
[2]節連彬.基于循環經濟的資源城市的經濟發展戰略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12).
[3]趙璽玉,劉建亭.國外石油資源城市產業轉型的經驗教訓及對我國的啟示[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