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大都開設了經管類專業。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與經管類專業在校學生規模蓬勃發展相對應的是經管類專業畢業生普遍存在初次就業質量不高的現象。有部分學生初次就業的崗位和待遇與高中畢業生甚至初中畢業生相當,有的畢業幾年后還在同樣的崗位,職業發展前景渺茫。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部分經管類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加強。
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指高職學生通過學校教育掌握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能力,還應包括其在專業實踐工作中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去分析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在社會活動中處理各種社會關系的能力。筆者認為,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核心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理解力、語言表達能力、操作能力、運算能力等;二是發展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心理素質、團隊合作能力、策劃與決策能力等。
一、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經過我們對湖南省5所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調查,結果表明,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習能力普遍不強,很多學生對學習缺乏追求,抄襲拷貝現象嚴重;二是學習能力差距大,性別差異和個體差異都比較大;三是學習能力發展不全面,有的核心能力很強發展能力很弱,有的則相反。
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學習能力差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
經管類專業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主要源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很多高職學生的高考成績并不高,甚至有一部分同學對學習本來就沒什么興趣,到了大學自然也不會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二是受社會一些負面言論的影響,覺得學習無用;三是沒有制定切合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任何想法,對自己的學習生涯也沒有計劃,“過一天算一天,混到畢業”。
(二)學習動力不足
經管類專業的培養目標一般都是企業的管理人才,但是,高職畢業生的求職現狀是,絕大部分畢業生在畢業時并不能進入企業的管理層,一般都是從事最基層的服務員、文員、業務員、操作工等工作。這與學生的預期差距比較大,導致部分學生缺乏長遠的規劃,對學習缺乏認同感,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片面重視社會經驗,寧愿選擇曠課去打工以積累社會經驗,還能賺取一定利益,放松專業學習。這部分學生中有的社交能力較強,但是核心能力比較弱,學生的職業生涯會后勁不足。應該說這是一種短視的做法。
(三)學習自控能力差
高職學生在高中階段普遍就是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學習的專注力比較差,容易受外界環境干擾,學習的意志力不夠堅定。再加上進入高校,學校的管理相對高中而言比較寬松,學生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越來越多,部分學生越來越管不住自己。另外,隨著網絡的發達與普及,虛擬世界對學生的誘惑力非常大,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每個學校都有一些不惜曠課,終日上網、玩游戲的學生存在。
(四)學習方法欠缺
經管類專業學生一般都來自文科,死記硬背是很多學生的最主要的學習方法。進入高職后,面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很多學生發現死記硬背已經沒有很大作用了,更多的是需要操作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有些學生還沒有找到提高這些能力的方法,顯得有點無所適從。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手段和方式越來越現代化、立體化,信息化教學越來越普及,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學生習慣了“填鴨式”教學,只愿意被動地學習,不能適應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五)缺乏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部分經管類學生以為自己不需要做技術開發,所以不需要創造力,再加上就業時普遍職位不高,只認同照章辦事和唯命是從,沒有在學習中有意培養自己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填鴨式”教學,只要求學生跟著自己接收知識,沒有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不允許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提出質疑,這必然會壓制學生的創造性。同時,網絡的普及也扼殺了部分學生的創造性,遇到問題找“度娘”,復制粘貼是很多學生的不二法寶,長此以往,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就被磨滅了。
二、提升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對策
(一)培養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通常包括知覺、注意、記憶、想象和思維能力等,是學生完成學習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的培訓。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教師在學生入校時就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知識、能力、心理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對今后的高職學習進行全面的介紹,特別是要開展詳細的專業介紹,提出學習要求,讓學生對今后的學習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也有助于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其次,教師在教授學生新知識時,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引導學生進行任務分析,了解達到新的教學目標所需用的知識和技能,并針對其知識背景的不足給予恰當的補充,加深對新任務學習的認知和理解。
(二)激發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激勵、推動和指引學習者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和強大動力。學習者的需要、對學習的認識、興趣、信念和目標等都是影響學習者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在入學時指導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將職業要求轉化為三年的學習目標。先制定長期目標,再分解為短期目標,短期目標制定可以具體到某一節課、某一次作業,某一個學習任務等。學習目標要求明確具體并兼具挑戰性和現實性。其次,引導學生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討論在校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確認識到現在的學習會在今后的職業發展中起到的奠基作用,在校期間培養的學習能力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只有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生才能有內在動力去學習。
(三)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教師要通過巧設懸念,讓學生遭遇情景,引導學生提問,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欲望。教師可使用多種教學媒體和手段使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多樣化和立體化,利用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強化信息化教學,提高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教師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更要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引入真實的工作場景,布置真實的工作任務,強化學習的實用性。其次,教師要提升個人教學魅力。教師要練好內功,既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更要真正關心學生,因材施教。教師上課時要有激情,語調抑揚頓挫,面帶微笑,富有親和力。要與學生多互動、多溝通,主動關心學生學習情況,講些與專業、就業等方面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些與學習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參與企業的管理活動,組織討論,大大提升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
(四)重點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習者在已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自覺地、獨立地、正確地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獲取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和自學,課前預習是自主學習的基本條件,也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學生在預習中可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在后期的學習中解決問題。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聽課的策略。在課堂上要有選擇地注意,重點內容要記筆記,積極參與老師組織的討論或者其它實踐性教學活動,并及時總結和分析課堂內容。再次,教師在課后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或其他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及時的檢查和考核,應以過程考核為主,以學習能力提升為主,而不能只看最后成果,并對學生進行反饋。最后,在實踐實訓環節,鑒于經管類專業的特殊性,有些任務沒辦法完全在課堂上完成,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自主到市場或企業進行調查,然后分析討論,最后形成分析報告或其它形式的成果,教師全程指導。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社會交往、靈活應變等發展能力。
(五)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指在前人發現或發明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性地提出新的發現、發明或改進革新方案的能力。sXkAhGBWVeoJH+huWjBc5w==鑒于高職經管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要求,高職院校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而不是理論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堅決打擊抄襲行為,鼓勵自主創新,在考核評價中要嚴格把關。其次,要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些學生喜歡“異想天開”,經常提出一些很荒誕和可笑的問題和想法,對此,教師絕對不能予以打擊,應給予容忍和鼓勵。再次,要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要鼓勵學生勤學好問,注意觀察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深入思考,系統分析,大膽批判,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要教會學生創新的方法。教師應在教學中應用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頭腦風暴法”、“設向檢查法”、“奇妙組合法”、“逆向思維法”、“聯想類比法”、“列舉法”等,深入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指導學生如何在學習中自主地運用這些方法。
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影響學生整個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只有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生才能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有不斷上升的空間。對于廣大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來說,不僅要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達成共識,而且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付諸行動,嘗試各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真正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作者單位為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