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來說,經濟管理工作已然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的相當一部分企業在經濟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從而不同程度上制約了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唯有把握市場時機,實現企業的良好運作,才能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科學的企業經濟管理有助于企業制定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更加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從而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經濟管理能力,進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展開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便為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一、當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出現的不足
(一)就經濟管理理念而言,相對滯后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長期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因此部分企業在經濟管理工作中并沒有建立起獨立完整的體系,特別是事業單位企業依賴于國家的政策引導與宏觀調控,因此直接導致了一部分企業的管理者在理念上不重視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同時,企業中的管理者普遍缺少經濟管理的豐富經驗,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與改革開放的深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不僅僅是部門之間的競爭更是全球化的競爭。因此缺乏危機管理意識的企業往往會在競爭中失利,處于被動的劣勢地位,企業的長遠利益難以得到保障。
(二)就經濟管理目標而言,不夠清晰
對于部分現代企業而言,在經濟管理工作方面缺乏必要清晰的目標,盡管有的企業引進了相關的經濟管理專業人才,但是企業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從而導致出現經濟管理上的問題隔閡。在產生問題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相互扯皮與推諉,這也是由于企業經濟管理權責不明確所導致的。另外,企業中的管理者更青睞于將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擺到優先發展的位置,而忽視了經濟管理的目標設置與權責分配工作,從而致使企業的經濟管理目標模糊、權責無序,經濟管理制度更是流于形式,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很難提升,最終導致企業各項工作存在著效率低下的問題,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進程。
(三)就經濟管理架構而言,相對松散
現代企業中還存在著經濟管理組織架構不夠緊密的不足,企業的各部門之間普遍呈現出一種相對松散的狀態。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企業的經濟管理組織結構呈現出單一特點,特別是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這種單一架構模式盡管有助于實現垂直管理,但是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單一垂直的經濟管理架構不利于企業的規模化發展與運作。同時對于企業的部門間管理也會產生諸多的問題,如權責模糊或機構職能重疊等現象,從而加大企業運作成本;第二,企業經濟管理架構中缺少必要的領導層,在小型民營企業或者家族企業中尤為常見,這種高度集權的管理架構勢必出現經濟管理上的漏洞,進而不利于企業的有序發展;第三,企業不同組成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合作更是流于形式,甚至部門之間存在著嚴重的矛盾或是內訌,進而不利于企業自身價值的充分發揮。
(四)就經濟管理制度而言,不健全且流于形式
制度的確立有助于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提供指導和依據,但是部分企業在經濟管理制度建設工作中卻存在著不健全而且有的制度形同虛設,流于形式,從而缺乏實效性的問題。這樣就導致了企業的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運行效率低下、沒有規章可循、內部分工不夠明確從而出現相互推諉現象以及企業經管的成本高的現實狀況,同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也是相悖的,這樣就使得企業在競爭中處于明顯的劣勢地位,綜合競爭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最終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問題的創新對策
(一)轉變企業經濟管理理念,與時俱進
科學的管理理念對于企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能夠為企業科學管理決策的制定提供思想指導,同時也是企業實施具體工作的思想理論基礎。因此對于現代企業的管理者而言應當轉變落后的管理理念,不斷學習與更新,樹立同現代市場需求相適應的新理念。同時,企業管理者還要大力宣傳經濟管理理念的重要作用,并且積極學習企業戰略意識與危機管理意識等管理新理念,與時俱進,居安思危,形成系統科學且同企業自身發展實際相符合的經濟管理理念,這樣就能夠對企業的工作開展與決策制定進行科學指導。
(二)構建相對健全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
由于企業經濟管理制度所存在著的形式化與不健全的問題直接導致了企業的各項工作難以高效開展,因此現代企業應當充分做好兩大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實現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優化與健全,對于不符合市場發展需求的舊有制度予以取消,企業應當全面清除不適應的規章制度。在此基礎上,企業要吸取先進企業的制度經驗,對自身的經濟管理制度建設進行補充與完善,從而建立起一套詳實全面的經濟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注重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實效性的發揮,制度的確立在于有效實行,唯有切實在實踐中運用經濟管理制度才能夠判斷出制度的優劣,對于符合企業實際的制度予以保留,對于有悖于企業實際的經濟管理制度及時清除并完善,真正發揮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最大價值,避免流于形式,切實為企業的經濟發展與運營管理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三)實現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升級
企業的經濟管理體系支撐著企業的基本運作,對于現代企業的工作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在確立發展方向與模式之后,就依靠經濟管理體系調動各個部門實現分工合作,從而完成企業的發展目標。因此,現代企業的管理者要重視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要具有一定的長遠意識與超前發展意識,能夠充分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客觀市場需求變化來開展體系升級工作。具體的方法有分解評審方法與分層優化方法,重在客觀數據的積累與分析,進而運用科學辯證的方式實現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優化升級。
(四)進一步升級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
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傳統粗放型的經濟管理方式顯然同當下市場經濟發展大環境不相符合,不利于企業的健康平穩發展。因此,企業應當升級內部的經濟管理方式,特別是要摒除原本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采用集約型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精簡企業的職能部門,實現權責明確與分工協作,還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實現企業的高效管理與運作,如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便捷高效的互聯網絡,開發企業后臺經濟管理系統,實現網上管理,開啟企業經濟管理的互聯網+新模式,從而降低企業生產與經營管理的成本,提高企業運作效率,更是同當下集約型市場經濟環境相契合,從而實現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顯著提高。
三、結語
綜上可以看出,進入新世紀后,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特別是經濟全球化以來,中國的企業競爭壓力大大增強。對于現代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不可或缺,企業管理者唯有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健全經濟管理體制,同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夠順利實現企業的轉型,從而迎接機遇,面對挑戰,最終在激烈的競爭力獲勝,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運作。(作者單位為四川大學錦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