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實踐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會計專業教學的有效途徑,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嚴重影響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未來發展。實踐教學體系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理論知識更好的應用于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進而確保會計知識的引導性和實踐性。與此同時,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鍛煉學生解決實際操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實踐教學體系所存在的問題
高職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實踐教學體系,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目前,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與學
現代職業教育明確學生課堂地位的同時,注重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與其他教育相比較而言,高職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會計專業的相關常識認知較為薄弱,進而導致實踐教學的應用過程中出現教與學分離的情況,嚴重忽視了實踐教學的有效性。部分高職院校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教學,嚴重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并不重視。此外,對于實踐教學的整體結構方面更加欠缺,充分體現在教與學形式并不協調、統一的方面。部分高職院校注重強調課堂教學形式,單純依靠教學內容開展教學,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大量講解會計專業的理論常識,嚴重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二)實踐環境
缺乏真實的實踐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主要包括教學環境和思想環境,其中思想環境是達到良好教學效果和質量的基礎,對于開展實踐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并未為學生建立良好的思想環境,將過多的精力和物力投入到基礎建設上,這在一定程度上雖然為學生構建了愉快的學習環境,但是,卻極大程度忽視了本身該有的教育功能,并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
二、優化實踐教學的應對策略
通過結合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如下所示:
(一)優化思想
教學思想作為實踐教學的指導依據,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方向。高職會計院校的實踐教學目標是為了社會市場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圍繞這一目標開展實踐教學。高職會計專業已經明確定位畢業生的未來就業方向,充分體現出社會崗位的實際需求,并參照目前的職業技能進行鑒定。因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依照職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和職業活動,基于此構建以業務能力為主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在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過程是一項十分復雜和系統的龐大工程,其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如:對于理論課程的理解、理論應用于實踐操作的能力等。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高職會計專業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個性特點,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認知水平相結合,制定系統性和科學性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構建科學的學習環境,積極實現教與學的完美結合,強調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綜上所述,實踐教學應用于高職會計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為學生構建一個理想的思想環境,樹立良好的優化意識,積極建設專業的師資團隊,進而更加深化實踐教學體系。
(二)優化課程
課堂教學是傳遞和講授會計知識的主要場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實踐教學提供環境支持。本質而言,實踐教學是一項產、學結合的綜合化過程,因此,加強實踐教學課程的基礎建設,積極注重會計專業的產品研發,根據社會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充分構建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教學體系。在實際探索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會計老師需要準確分析會計崗位的實際需求,構建具有實操課程、就業技能的教學課堂,梳理并整合有關會計技術的操作知識和技能要素,將演示、訓練和實踐等三個方面進行統一教學。高職會計體系還需要基于會計證考試作為引領,積極幫助學生創新綜合實訓、考證訓練以及在崗培實習等教學形式,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高職院校積極優化學生的教學環境,加大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才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極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職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實踐教學體系,需要提出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促進實踐教學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全新的教學理念,才能夠確保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實施,通過不斷優化實踐教學在高職會計教育中的應用,進而更好的實現高職會計專業的整體教學目標。(作者單位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應用數學與經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