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式教學方法,具有縮短學生認知距離、建立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學生主動思維等教學優勢。特別是在語文這個具有豐富情感色彩的學科上,情境教學的優勢尤為突出。本文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采用情境式教學法來輔助學生深化閱讀理解、提升學科素養。這種教學方法,對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想象力及探究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情境式閱讀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以直觀的形象簡化了閱讀的理解過程,以體驗喚起學生情感。而且,情境式閱讀教學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和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減少了講授和灌輸,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現出更多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下面,結合情境教學法的特征,就閱讀教學進行實踐研討。
一、審美式情境閱讀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如果沒有美,那是不可思議的?!鼻榫呈介喿x教學可以針對語文學科的審美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美”為突破口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
如《姥姥的剪紙》(蘇教版,下同)這篇文章的閱讀。教材中只給了一張圖片,對學生的觸動作用并不大。我在教學前,從網絡上搜集了一些精美的民間題材的剪紙作品,自己和學生一起剪了一些。在課堂上,我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先欣賞這些剪紙作品的精美,然后再讓學生閱讀文章,讓他們帶著審美的情趣去體驗作品中“我”與姥姥間以剪紙為橋梁的情感。
二、開放式情境閱讀
情境使學生突破教室的狹小空間,帶他們走進了大千世界,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使他們在開放的思維中開展閱讀活動。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這一課。在閱讀前,我向學生介紹了一些地理知識,通過圖片和視頻向他們展示青海高原雪山連綿的景色、秦嶺之畔灞河邊上柳樹繁盛的景色、江南水岸邊上柔美的楊柳。讓學生在教室里就體驗了高原、中原和江南三個大跨度區域的不同。通過這種開拓學生思維空間的情境,使學生能夠深切體會到作者在青海見到柳樹的激動和驚奇。
三、形象式情境閱讀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是從感官開始的?!边@種論述反映了一個認知規律: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知。閱讀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正是應用了這一認知原理。
如閱讀《詹天佑》這一篇文章。文章中“青龍橋鐵路”的“人”字形設計描寫很清楚,學生通過想象是能夠理解的。但理解并不等于在腦子中形成了對詹天佑智慧的深刻把握。于是我在課前,請美術教師畫了兩幅畫,一幅是俯視圖,一幅是“實景”圖,而且特別請美術教師畫上了當時那種火車的樣子。閱讀時,學生通過視覺將這個畫面印在腦子里,再閱讀到那一段時,自然調出畫面與文字結合起來,閱讀效果就好得多。
四、情感式情境閱讀
情境式教學,“情”字是精華。劉勰在《物色》篇中說:“物色之動,心亦搖焉?!睆倪@句話可以看出,人的情感受客觀事物的影響之深遠。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使用情境將學生的特定情感激發出來,使他們帶著情感去閱讀,去領悟作者的情感,對學生準確把握作品起到了促進作用。
如《厄運打不垮的信念》這一篇文章的閱讀。為了調動學生的情感,我給學生講司馬遷受到酷刑而堅持完成撰寫《史記》的故事,講蒲松齡為寫《聊齋》不辭辛苦搜集民間傳說的故事,給他們提起了囊螢映雪的典故,還向他們展示了一些貧困地區孩子們在困難條件下努力學習的照片。通過這些,在學生心中構建了一個情感情境。這時,學生對文章中談遷編寫《國榷》這一故事的情感認同就特別強烈。
五、生活式情境閱讀
新課程理念特別強調學科教育向學生生活世界的回歸,因而,通過生活式情境的構建,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驗閱讀對象與自己生活的關聯性,從而更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也更容易產生對文章的親近感和認同感。
如《永遠的白衣戰士》這一課。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通過視頻、圖片和自己的講述,給學生介紹了很多現實生活中醫生們救死扶傷、敬業愛崗的動人事跡。如福建協和醫院,醫生們給一名腦部長腫瘤的病人進行了長達32小時的手術,術后幾位醫生累得直接躺在地上;某婦產科女大夫連續出診,暈倒在救護車前……此外,我還請班里有家長從事醫務工作的學生來聊一聊自己的家長。通過生活式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帶著真實的生活體驗感,對故事的情感很容易建立聯通。
六、問題式情境閱讀
教師還可通過為學生構建一個問題式的情境,通過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和求知的意愿,從而促使他們到文章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的問題情境具有探究性和啟發性,并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同樣對深化理解文章內涵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如《最佳路徑》這一篇文章。在閱讀前,我向學生展示了一些公園、動物園、游樂場及城市、鄉村中道路的圖片,面對這些圖片,與學生先聊起了天。“你們覺得,哪個道路是最好看的?哪個道路是最實用的?這些路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呢?”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對這些道路進行評論,有的說直線的道路最實用,有的說彎彎曲曲的道路最好看。等大家討論得差不多了,我就說,如果是你,會怎么去設計呢?現在,我們一起來閱讀《最佳路徑》這篇文章,看看迪士尼樂園的路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吧。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為了尋求答案,而進入了深度閱讀狀態。
情境閱讀教學,教師要根據閱讀對象的特征和具體的教學目標來設計情境,不同的情境會起到不同的教學效果,不同的情境也針對著不同的教學目標。情境的設計一定是精心思考的結果,而不能為了情境而情境,那樣,反而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這是在應用情境閱讀教學時應該注意的。
參考文獻
[1]靳印英.淺談小學語文閱讀[J].學周刊,2012(2).
[2]李自林.淺談小學語文中的情境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2(14).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