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應當做個有心人,運用傳統誦讀與現代化朗讀相結合的方式,合理進行古詩詞教學工作,致力于讓學生愛上古詩文,愛上經典。
【關鍵詞】小學生;古詩文;誦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古詩文作為我國傳統的文化精髓,在歷經代代相傳沉淀之后,從數量巨大多如繁星的詩文中脫穎而出,選入小學課本里的更是不可替代的精華。比如小學階段新課程標準所推薦的七十五首古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經典著作,內容豐富且短小精悍,節奏性強且易讀易記。
一、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古詩文的教學在小學語文中是一個難點重點,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多數教師在教學時采用單一的方式:教師進行講解,學生進行識記,然后背誦,教師進行檢查。這很容易導致的問題就是學生的記憶并不長久,只懂得死記硬背,在運用時張冠李戴。
學校只要求學生對古詩文進行傳統的機械性背誦,這種硬性的植入并不長久,時間一長很多學生就會忘得干干凈凈,有些學生的情況稍好,能記得一些,但在實際運用時欠佳。有時根據題目學生能夠背下古詩文,但當描述古詩文中意境再提問時,學生就會忘記,比如有一次提問:經常用哪一句李紳的名句來勸解人們不要浪費糧食?學生不是想不出來,就是把“粟”寫成了“栗”。各種現象表明學生理解得不夠清楚,對古詩文的意境領悟得不是很透徹。
這些現象令很多教師哭笑不得的同時也感到無力,如何才能讓學生在熟練背誦的基礎上,不僅僅記得久一點,還能在關鍵時刻熟練運用,同時發自內心地對古詩文產生熱愛呢?
二、如何正確引導小學生進行古詩文誦讀
熱愛,能夠激發出難以想象的潛力。因此,教師需要讓孩子發自內心地熱愛古詩文,如此一來,興趣能夠引發學習過程變得容易、變得享受,也會變得信手拈來,成為一種意識、一種習慣。那么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從心底愛上古詩文呢?有以下幾種實踐方法。
(一)運用傳統的方法理解詩意
我國古典詩文特點在于語言簡練、含蓄并且優美,這對于習慣了現代白話文的學生而言在理解上無疑是比較困難的。傳統的古詩文教學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但并不能全盤否定,教師也要學會去其糟怕、取其精華,合理傳承和運用。
1.“讀”占鰲頭
從朗讀開始,讓學生正確地朗讀,正確地讀出字音,有節奏地朗讀,體會古詩文中的韻味。這種大聲的朗讀,要求讀通與讀好,在朗讀過程中進行自我感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自己所感悟的往往比教師教授灌輸的記得牢固。
2.咬文嚼字
在誦讀好的基礎上,教師要逐字逐句對詩句進行解釋,要注意把握好中心,注意要把所有的意思解釋一遍,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古詩經過梳理,理解上就會易如反掌,因此教學也就水到渠成。
3.利用工具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古詩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這時教師要學會放手,讓學生依靠一定的工具來掌握這些知識,或者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來掌握這些知識。
(二)巧用方法記憶古詩
在誦讀之后就要記憶,如何才能在狀態最好的情況下記住古詩文呢?以下有幾種記憶方法。
1.理解記憶法
這是幾種方法之中最為實用的,想要記憶一首古詩文,首先就是理解古詩文的意思,了解全文的思想,這些內容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因此將意思記下來,很容易就能背誦全文。
2.情境想象法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詩文中所描述的景物、人物進行還原。比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有一位衣著襤褸,但神情悠然自得的人,在一排竹籬旁欣賞美景,采摘著菊花,他的身后是輪廓清晰的南山。如果你的腦海里想象著這樣一幅圖畫,這首詩已經給了你不可磨滅的印象了。
3.吟誦記憶法
在看電視劇時,大家一定看到過古代詩人搖頭晃腦地讀書,尤其是誦讀時調拉得很長,雖然讓人忍俊不禁,但這的確有助于記憶。在引導學生記憶時,教師可以播放背景音樂,讓學生隨著音律模仿古人朗誦。
4.分析記憶法
很多情況下分析可以加深記憶。比如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一句,不妨分析下。詩人為什么要說,四月時山外的花兒開盡了,山上的桃花卻剛剛盛開呢?如果進行調查會發現,山下和山上的氣溫是不一樣的,因此桃花開的時間也不一樣。如果稍用地理知識分析,就可以理解,這是自然帶分布中的垂直自然帶。這樣一來,對這句詩的記憶肯定深刻。
5.對比記憶法
詩文講究對仗,這是一種規律,也能利用這個規律加深記憶。“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文對仗比較工整,黃對白、青對翠等,這樣可以對比著記憶,很容易就能牢記。
(三)形象演繹古詩的意境
1.詩配圖
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文,激發學生進入詩文中所描述的景象,畫圖是一個相當好的途徑。
2.詩改編
將簡短的古詩運用現代文進行改編,結合大膽的想象,則又是一種記憶的途徑。古詩中有許多寫景、敘事作品,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古詩進行改編。
3.詩演繹
在古詩文中不乏敘事的作品,可以利用一些實踐的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改編的現代詩來進行現場表演,以便理解詩文中的神韻和意境,同時讓學生深刻地掌握作者的心理活動,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三、結語
古詩文不僅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瑰寶,更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能夠讓學生感悟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言簡意賅又字字珠璣,而且還是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契機,所以教師一定要用心對待學生,幫助學生攻克學習的難關。對于小學生的古詩文誦讀方面,通過以上方法進行教學,一定能讓學生愛上古詩文,愛上經典。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