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班化教學中基于深度理解的對話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的廣泛性,使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得到了發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但實際教學中,課堂上深度缺失型互動現象也不少見,如何建構小班化課堂中高效的對話互動,可以選擇有思維深度的教學點,確定合作互動的任務,重視合作互動中的多元展示,在合作互動中教師要關注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關鍵詞】小班化;對話互動;高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班化課堂教學互動中,我們常聽到教師連珠炮似的提問、學生機械反應似的回答,一問一答看似熱鬧,實際上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深入啟發,學生也缺乏對教師問題的深入思考。我們也常看到,學生對某一問題的回答中,有許多雷同,缺乏激烈的辯論。這種課堂上深度缺失型互動現象應引起我們對如何提升對話互動高效性的思考。
一、基于深度理解的對話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的廣泛性
對話互動符合學生樂于交往的心理需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合理運用討論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小班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按組內異質(在性別、興趣、性格、家庭等方面各有相同)OHHI5ghyxJpBICFFnYCKMA==、組間同質(組與組之間水平相仿)的原則建組,為小組的每個成員創造平等參與的機會,在組內、課堂上大家可以自由發表見解。教師可以在合作學習之前正面教給方法,如“交流時,組長指定輪流發言”“可以提出不同意見,詢間不明白的問題”“認真聽同學發言并說出你的看法、意見”等。教師也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個性引導,與學生一起參與學習,培養合作意識,不著痕跡地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技巧。這樣的合作互動式學習能把一個時空有限的課堂變為人人參與、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另外分組時除考慮學生人數、性別、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因素外,還要注重學生的個件特點,最好每組都安排一些善于關心、鼓勵他人的學生,這樣有利于小組學習中調動、關注弱勢群體。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在討論中學,在討論中教,做到教學相長。在師生的互動合作中大家都可以獲得真知。
二、基于深度理解的合作互動,使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得到了發展
小班化的課堂,特別是農村自然化小班的課堂,組內的不同學生,智能、基礎是有差異的,甚至很大,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取長補短。要讓學困生不再只是靜靜地旁聽,做配角,也完全不再是一個局外人,處于被動地位。教學中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讓他們不僅能夠得到老師更多的幫助、更多的關照,而且還能得到其他同學的幫助,有時這種幫助比老師的作用更為有效。例如課堂練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小組互動進行學習,能夠加速認識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表達觀點、發揮想象、互相啟發、相互學習、共同發展。學生思維活躍,且集思廣益,達到甚至超過了練習的要求,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互助合作。
三、基于深度理解的對話互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如何建構小班化課堂中更為高效的對話互動呢?首先,選擇有思維深度的教學點。這個點可以是某一教學內容,可以是某一個教學話題,也可以是某一研究問題。比如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在情節的拓展處提問。一些課文的故事情節本該結束了,但是我們老覺得學生學完后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如果對情節進行拓展,會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更加深入,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教師課前要精心備課,根據文本合理設計,體現學和做的統一;注重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教師要以規范的、準確的語言進行啟發、引導、解惑,課堂提問要精、要準、要巧,盡力跳出文本,老師要抓住情節拓展這一契機,設計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語言實踐。圍繞有思維深度的教學點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互動。
其次,確定合作互動的任務,重視合作互動中的多元展示。可以采用互助式,即學生通過互相之間的交流、解釋和答疑,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從而獨立自主地學會知識,或者掌握那些未能從老師的講解中完全掌握的知識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可以采用組合式,由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每個組員承擔其中一項,最后小組進行集體整合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通過確定任務,多元展示讓學生展示深度思維的過程、深度思維的方式方法、深度思維的結果,從中發現問題,及時矯正;從中獲取信息,及時完善;從中體驗成功,及時分享。在生成的課堂上需要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需要展示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善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運用老師的智慧和耐心引導學生,使之在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同時獲得健康的人格。
此外,在合作互動中,教師要關注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有的學生缺乏合作互動的熱情,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其熱情;有的學生思維比較膚淺、單一,教師要引導他們走向思維深處,拓展視野;有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己的思維,不善于從互動中汲取他人智慧,教師要及時提醒他們博采眾長。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是“教學之本”。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合作、探究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中關注這一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不僅有所發現、學有所得,而且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要讓課堂充滿創新活力,就要準確理解和牢牢把握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倡導互動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深度理解的合作互動,讓學生能自覺、主動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小班化課堂教學高效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更有效達到掌握知識、深化思維、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教學目的。
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多維的,語文課堂對話互動也應是豐富 的。小班化教學使我們教師有優勢給學生自由的空間,積極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充分發掘學生潛能,引領學生多元解讀,與文本直接“對話”更具高效。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