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考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語文課堂開始逐漸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為培養的主要目標,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一些人開始尋求新且有效、適合學生健康發展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趣味課堂就是其中的模式之一,本文即是主要圍繞高中語文自主高效趣味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而展開一定程度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高效;趣味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很多老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以每年高考語文考試內容為總依據,把向學生傳授知識點作為一切教學任務的總綱領,這就難免會使高中語文課堂逐漸變得枯燥無趣,學生們在課堂也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之中,長此以往,學習效率一定會驟降不升。所以,及時改變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學校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背景
隨著應試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深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也逐漸形成了一種一切為考試服務的心理,如他們可能會認為高中語文的考試內容和課本上所學的內容沒有多大的關聯,所以根據高考試卷題型來訓練自己的答題能力就可以了,而不用將精力和時間用在課堂學習之中。另一方面,應試的語文教學受限于高中語文考綱的限制,太過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而忽略了對高中語文學科素質的綜合培養,使學生可能產生厭學的心理。以上的這兩種情況,其實存在于現在很多學校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任其發展,不加以相應的改革,必然不利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趣味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要點
(一)聯系實際
生活是最好的課堂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脫離社會生活的實際,會使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老師在開展課程教學的時候,一定得注重從實際出發,注重聯系生活,讓學生參與到課內外的活動之中。
(二)知識關聯
知識如同匯入海洋的水,彼此之間互相關聯。老師在開展趣味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如在講到《論語》的時候,可以介紹一下和孔子同處于軸心時代的其他世界各國的重要文化名人,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等,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庫,而且調動了學生聽講的興趣。
(三)靈活多樣
在具體的高中語文趣味課堂教學中,老師在選取課程材料的時候,一定不要局限于語文一門學科范圍之內的知識,也可以選取歷史、物理、化學等方面的材料,如在寫一篇關于以聯系為主題的作文時,老師可以以物理中的蝴蝶效應為引入的話題。
三、構建趣味課堂的具體方法
(一)采用影視媒體資源
語文課程教學的內容中,傳統文化占有一定的篇幅,如《論 語》、四大名著經常出現在高中語文教材之中,而現在學校的語文教學卻存在一個大問題,就是學生對傳統文化越來越漠視,甚至會產生厭煩的態度,那么如何改變學生對于學習傳統文化的態度呢?這就得要求老師要及時改變以前的那種常規地閱讀文章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篇文章時,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會先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文章的閱讀、分段和中心思想的總結概括。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篇幅較長,還有大量的明清時期的白話文,這樣只憑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非常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所以,老師在課程教學的時候,可以先把 《草船借箭》 的背景與特點整理出來,根據內容提出問題,然后可以給學生播放部分與 《草船借箭》 相關的視頻,以此來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當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影像資源時,就可以比較充分地理解課文,而且可以增加自己的語文知識。如果在學生看完視頻以后,對什么問題還存在疑問的話,可以再仔細閱讀課文,慢慢解答。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老師開展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對新的知識點的傳授是重中之重,但對知識內容的鞏固也是老師應該在課堂上著重對學生進行的一部分。一般而言,老師會采用布置習題的方式來達成鞏固學生知識的目的,但在設置習題時,一定要注重對習題的內容、效果的評估。
課堂練習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途徑,想要提升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就應當注意練習內容與形式的趣味性。例如在講解 《雨巷》后,老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任務,如讓學生根據《雨巷》這篇文章設計一個話劇,話劇內容包括人物的設定、適當的音樂和背景、流暢合理的劇本設計等。在講到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時,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美國奴隸制發展的歷程,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歷史情境,來了解馬丁·路德·金為什么要參與到解放奴隸的運動中,以及不惜為此而英勇獻身的偉大。
(三)設置情景化教學環境
在高中語文課堂上,一味地閱讀課文或做練習題,肯定會使學生參與課堂、積極學習的興趣消磨減少,所以老師在開展趣味課堂的時候,除了借助多媒體設備和采用多方式教學之外,設置情景化教學環境的教學方法,也是高中語文課堂可以采用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因為情景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其認真聽講,而且趣味性的情景化教學可以營造出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活動氛圍。如老師在講《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主要人物,有的負責扮演林黛玉,有的負責扮演薛寶釵、王熙鳳、老夫人等角色,而有的人就可以負責旁白、音樂等。例如因為林黛玉喪母、離父遠去和從小有病纏身的緣故,林黛玉的扮演者在角色表演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寄人籬下、孤獨無所依靠和淡淡思鄉的情愫。這樣以一個情景式的故事展開教學,會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中各種角色人物的心理,如此,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就會更加到位,也會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GS[2017]GHB299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