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作為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功能。陶冶性教學是語文作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本文以此為著力點,結合教學實際,對中職語文寫作陶冶性教學的內涵、實施策略等展開分析,幫助學生提升其寫作的實際水平以及培養其創新的思維。
【關鍵詞】中職語文寫作;陶冶性教學;內涵;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寫作作為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對于學生的思維開發、審美提升、情感陶冶有著不可言喻的作用。但出于諸多原因,中職寫作教學常常在“高耗低效”的怪圈中打轉。在模仿性寫作教學、粹取范式文本寫作教學充斥的課堂,陶冶性寫作教學,為中職寫作教學走出窘境,打開了一條新的道路。
一、中職語文寫作陶冶性教學的內涵
教育是對人的一種終極關懷,是對完整人生的追尋與創作。陶冶性寫作教學,在價值論上,遠非語文能力的培養問題,亦非生活的點綴和調劑,而是一種生命存在狀態,一種人生的必需,一種信念和支持。語文陶冶性教學的恰到好處在于能讓學生汲取文化營養,充盈個體生命,提高人生境界,實現生命與人性的全面喚醒。語文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和交際工具,肩負著傳承文化、對話生命、感知人文的重任。在作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腳踏實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重視對學生進行認知教育、情感教育以及人格教育,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
二、陶冶性寫作教學的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在進行心靈的接觸。”鑒于中職學生寫作素材積累較少、語言駕馭能力稍欠缺等現狀,陶冶性寫作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增強中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
(一)現代詩的導入,增加學生寫作興趣
中職學校的學生,青春洋溢,熱愛生活,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對他們實行陶冶性的教學往往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其中,加強現代詩的學習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詩歌的海洋中滌蕩自己的思緒,充分想象,提高寫作的水平。
以現代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為例,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引入這首詩,首先對詩人海子進行介紹,然后帶領學生細細品讀這首海子的經典之作,充分理解詩人對于美好生活的熱愛。同時講授一些基礎性的知識,例如詩人對于意象的使用等。在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寫一篇讀后感,或者同樣以此為題,進行現代詩的創作,并讓學生暢所欲言,討論一下讀這首詩時內心的感受。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的情感律動來實現教學活動的目的,但是感情本身不能獨立完成,必須附著于一定的意象才得以實現。這樣,學生不僅受到了詩歌的陶冶,同時也培養了聯想性的思維,這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巨大的幫助。
(二)幫助學生搭建寬廣的想象力平臺
中職語文的寫作與想象力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基礎,它能夠使學生的作文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擅于開發學生的聯想思維,也必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構建一個寬廣的想象力平臺,讓學生能夠在其中自由發揮,進而提高作文的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現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些科幻類的電影。以《火星救援》為例,在觀看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寫一篇文章如果自己是電影的主角,會怎樣做?讓學生大開腦洞,刺激學生想象力與寫作靈感的迸發。
(三)從生活體悟中找創作的源頭
教育的個體存在著“知識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在追求“知識的世界”與“生活的世界”有機融合過程中,也實現了個體完整的“教育的世界”。而陶冶性寫作教學,引導個體在探索知識的同時,也關注生活的意義。這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之一即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應將寫作教學與中職學生訓練技能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學促練,練促學。學生在完成關于實習訓練的總結時,這樣寫道:“實訓,讓我真正感受了靜坐課堂之外學習本領的快樂。練技術,也要用心、用腦。”“當我看到自己完成的模具時,我體會到了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看著模具,我也想起了自己怎樣一銼刀一銼刀、一毫米一微米地去量、去改。這次實習訓練,讓我收獲了這么多年來學習上前所未有的快樂。也許,選擇職業學校,不是我人生的恥辱,反而給我開啟了通往光明的一扇窗……”在應用文寫作《總結》的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學習實際,在規范格式的前提下,啟發學生抓住三五點感受,深度挖掘。而這樣來自生活實際的陶冶性教學,讓學生感知生活,真情流露,收獲了寫作的樂趣與信心。
學生是有潛力的,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并在語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將學生的潛力挖掘出來。正如于漪老師所說的那樣:語文教師應樹立鮮明的“育人”目標,“教文”要納入“育人”這個大目標。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克服缺乏寫作自信的心理,履行好作文指導的職責,適時適當地有效評價學生習作,為學生思想的陶冶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抒發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在陶冶中創作,在創作中浸潤。
參考文獻
[1]趙剛.中職語文寫作陶冶性教學與學生聯想思維的開發[J].才智,2017(10).
[2]翟立君.談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聯想思維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6).
[3]李開拓,李江燕.回歸作文教學的本真——“自然說寫”作文法解讀[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