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語文是高中一項重要課程,也是繼承我國傳統文化,提高自身文學素養的有效辦法和基本途徑。隨著時代的進步,高中語文教學也在發展進步,情感教育的融入已經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本文就如何把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語文教學進行了粗淺的探討,供可用者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感教育;融入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是加強我國傳統文化學習,提高學生文字功底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更大的作用在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擁有良好的情感世界及正常的人格情懷。情感教育就是把學生的情感世界融入語文基礎性教育的一項有效辦法,所以在語文課堂上加入情感教育勢在必行,是教育人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加強任教隊伍培養,讓情感教育根基扎實
“賦予別人一碗水,個人應有一桶水”,這是對高中語文教師的一個最基本要求。情感教育的融入,需要高中語文教師們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文學素養及豐富而真實的情感流露。要求每所學校對高中語文的師資隊伍進行全面的建設,讓隊伍的教學水平大大提高,應對各類教學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一)強化基礎知識學習
只有語文教師基礎知識扎實了,才能游刃有余地把情感融入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反復熟悉高中語文相關的基礎內容,熟練掌握每一篇文章的重點;要在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方法上多想辦法,用基礎知識來強化情感認同,用扎實的基本功贏得學生的認可。
(二)加強個人文化素養
個人文化素養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教師在課余閑暇時間,應多讀書、讀好書,只有博覽群書,開闊視野,胸中有學識,才能在教學上游刃有余,用豐富的知識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增加教學應變能力
教學中,任教者要積極應對當前學生的思想“洪流”,不能把“老、土、舊”的辦法搬上講臺,一用就是幾屆學生,要多與學生溝通思想,多分析當前社會風氣、現象及發展給學生帶來的思想變化,將緊隨時代的情感融入教學中。
二、抓住教材基本內容,讓情感教育不離主線
高中語文的教材是經過國家教育部充分審定后,才予以頒布發行的,無論在語文教學上采取什么辦法,都要緊緊圍繞基本內容這條主線。在這方面應該把握以下兩個重點:
(一)原原本本細學
情感教育的充分融入要在基本內容學習扎實的基礎上進行,不能連基本內容都不懂、不通就去情感上的升華,這樣的情感融入是虛假的情感教育,沒有實際意義。原原本本學原文是基礎性的工作,要讓這項工作做扎實,才能讓學生在理解原義中感悟內涵,消化原文,提升情感境界;
(二)整篇文章通讀
感情流露的前提是對文章內容的充分理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多次通讀整篇文章,把握好文章的實質性內容,在通讀中悟透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如《離騷》《記念劉和珍君》《短歌行》等優秀作品,在多次通讀學習后,能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和激勵,幫助學生盡快形成純潔的道德情操,完善人格魅力。
三、靈活教學方式方法,讓情感教育豐富鮮活
時代在不斷變化,學生的思想也隨之而變,情感教育在融入語文教學的同時,也要有針對性的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不能沿用過去的傳統辦法。
(一)與社會熱點對接
高中語文課文大多是當時乃至當下社會生活的寫照或總結,在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聯系自我的切入點。只要把握好這些切入點,就能讓死板的內容更鮮活,讓學生對課文的實質性內容掌握得更理性、更深刻。如《阿Q正傳》《吶喊》兩篇文章,通過敘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昏暗、迂腐,由此可聯想到當今也有因為愚昧、腐敗而帶來的社會不良現象,讓學生在情感深處抵制這些灰暗的東西,正確地看待“美與丑”“善與惡”。
(二)與文學藝術對接
好的文學作品要搬上優秀的舞臺,我們要結合教學實際,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話劇和影視作品,通過演員們對課本上人物的塑造,讓學生產生思想共鳴,激發時代情感??梢栽诎嗉墐冉M織小型的文藝表演,如學習《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時,讓學生去扮演各類角色,表達個人的真情實感,強化學生對文章的更深層次理解。
(三)與現代傳媒對接
教學中,用好現代傳媒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在每節課的最后5分鐘組織“文章點評”,也可結合文章實際,找一些聯系緊密的小視頻,及時開展“社會熱點之我見”活動,如改革問題、養老問題等社會熱點,讓學生在討論中升華對社會正能量的情感認同,引導他們理性思考問題,正確對待和處理社會上的不良現象。
四、結語
情感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高中語文的教育效果,是把學生帶入情感世界的平臺。教育者只有多法并舉,創新教育手段,把純粹的情感讓學生在心靈深處去消化理解,才能讓情感教育真正感染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獲得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夏學桂.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6(40).
[2]史雪云.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6(7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