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是新時期提出的重要文化傳承和國民素質提高活動,受到各地區高校的高度重視,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其中,對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有效促進了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本文從“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入手,對“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策略和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大學生素質教育提供相應的支持。
【關鍵詞】“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文學文化事業逐漸興起,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逐漸深入,傳承中華經典文化日漸受到重視,“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也日漸在各地區高校得到推行,在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全面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十分有必要對“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策略進行研究和分析,力求能夠進一步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為我國社會建設和民族復興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一、“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
“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旨在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并希望能夠借助傳承和弘揚中華經典文化提高大學生群體的文化素養和文學素質,將大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人才。在此社會背景下,國家教育部針對傳承中華經典相關問題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明確指出在開展高等教育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希望能夠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等教育相結合,積極推進中華經典誦寫講活動,以期可以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現階段,隨著“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的逐步推進,很多高校開始加強對這一活動的重視,中華經典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日漸提高,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二、推行“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踐行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措施
基于當前我國教育行業和文化行業發展過程中對“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的迫切要求,新時期應該積極探索全面推行“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的措施,希望能夠促進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健康成長,真正面向市場需求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人才。
(一)加強對“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資源庫的構建
加強對“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資源庫建設的重視,希望能夠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對資源庫資料的選擇應該與當前我國教育形式相契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中,促進活動的優化開展。在具體建設資源庫過程中,針對資源庫中的經典篇目,應該邀請專家和名師進行講解,要求學生按照特定的書寫規范加以書寫,促進資源庫建設活動的全面優化開展,真正為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支持。
(二)探索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有效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在積極開展“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過程中,應該明確認識到需要將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作為基本目標,在開展高等教育過程中,可以嘗試將“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與大學生素質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借助不同的活動形式有效促進活動的優化開展,為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具體推行“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過程中,高校要想真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嘗試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吸引大學生參與其中。一方面,將“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與校園社團活動進行有機結合,進而逐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可以借助音頻、視頻和網頁宣傳的方式,對中華經典文化進行傳播,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大學生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可以嘗試舉辦與“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相關的各類型比賽活動,如經典誦讀大賽、經典書法臨寫比賽等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比賽活動的同時也能夠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真正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的精神文化素養。
(三)加強不同類型的專題活動建設,增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針對性
在高校積極推進“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過程中,結合不同經典的內容可以適當安排大學生參與到不同類型的專題活動中,有效增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促進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如結合中華經典和傳統民俗相關內容,高校在積極推行“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我國傳統節日風俗和地方民俗等開展專題教育活動,讓學生熟悉我國傳統民俗,對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切實保證“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和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
三、結語
“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緊密的聯系,在當前教育背景下,要想逐步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就應該加強對“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的重視,積極探索優化“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策略,真正發揮出“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的重要作用,為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良好支持。
附 注
1.本文系《高職校企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多元逐級推進的“中華經典誦寫講”活動的推廣研究》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語委語言文字應用研究立項課題(編號:XYJ2015GB16)課題成果;2.本文系《通識教育理念下基于活動課程的高職公共藝術教育改革研究》(編號:ZJGB2016179)課題成果。
作者簡介:楊欣,女,1968年生,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育。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