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億個明天:科幻技術如何成真并塑造人類的未來》,[英]布賴恩·克萊格著,劉甸邑譯,中信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從《星際迷航》里的全息甲板,到黑客帝國的全息影像,到不斷刷新人們感官新體驗的VR眼鏡,到劇場里的幕布投影,再到3D投影……科幻技術從簡單、原始發展為復雜、成熟,炫酷的科幻技術走下想象的神壇,走進人們的生活,更新人們的視聽體驗,改變人們的生活。本書梳理了每種科幻技術的發展脈絡,強調了科幻作品提供的想象空間及其在技術發展中起到的啟發作用。科幻作品為我們的明天提供了100億種可能,它指引我們去創造未來;受它的激發,人類會在技術進步與發展的道路上勇往無前。
《伽利略眼中的科學》,[美]勞倫斯·利普金著,盧東民、王慶梅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17世紀的科學革命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代表著現代科學和現代世界觀的誕生。本書為讀者了解這個時期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搭建了科學與藝術之間的橋梁,將伽利略與彌爾頓,培根與莎士比亞……聯系在一起,帶領讀者走進那些偉人,走進那個科學革命的時代,領略當時的思想風潮、文學藝術、科學發展……
《科技小創客》,邢志強、王偉賓著,中國發展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創客教育應該貫穿于每個人的不同發展階段,中小學階段尤為重要。本書打破傳統的傳授式學習模式,由多位在大學教學、實驗一線的教師以及工科類專業研究生、本科生一起創造性地設計了10個涵蓋多學科的生動活潑的創客小制作類項目,將培養創新意識和提升學生科技素質、增強動手能力相結合,力求讓更多青少年、兒童朋友走入“創造”的世界,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呈現更多精彩的創新作品。
《月亮:從神話詩歌到奇幻科學的人類探索史》,[德]貝恩德·布倫納著,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6月出版
本書是探討人與月亮關系的力作,講述人類幾千年來是如何在月亮的啟發下生活、思考、探索、創造的歷史。從古人觀月的想象和詮釋到現代科學的探索和驗證,科學、詩歌、神話等量齊觀,自然與文化兩大主線并肩而行。此外,書中還輔以許多取自古老典籍乃至科幻小說等的配圖,充分展現了這顆星球是如何不斷啟發人類的想象力,終至成功登月的全過程。
《為什么我們會上癮:操縱人類大腦成癮的元兇》,[美]邁克爾·庫赫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作為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之一,邁克爾·庫赫多年來專注于研究成癮的內在機制和根本原因,他在本書中深刻剖析了成癮物質到底讓大腦內部發生了什么變化,以及為什么大腦恰巧為接受這些物質做好了準備。雖然大腦是無意的,但它的確是成癮過程的合謀者,科學了解成癮行為,無疑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理性,拒絕和遠離導致成癮的物質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