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是山西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這次來山西視察,對山西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對引領山西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山西省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胡國勝教授說。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態。建設生態文明,必先保護生態環境,并加快發展生態經濟。胡國勝教授認為,生態經濟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實踐活動、基本載體和實現途徑,是經濟社會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高度和諧的發展模式,是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協調發展狀態,是把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可承載的前提條件下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文明的共贏系統。發展生態經濟有利于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的中國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有利于在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減少資源消耗和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從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美麗中國之夢想。胡國勝教授說,作為資源大省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發展生態經濟是緩解山西生態環境壓力、實現綠色發展的戰略選擇和內在要求,事關全省人民生活質量和長遠發展大計。胡國勝教授還簡要介紹了山西生態經濟的一個優勢產業——蓖麻生物基材料產業。該產業的產業鏈長,涵蓋可精準扶貧的現代生態農業種植業、加工業和高性能高品質的新材料產業。
此外,胡國勝表示,山西生態經濟建設雖已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總體狀況有所改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局部地區生態環境狀況還不容樂觀,經濟下行壓力還很大,實現生態經濟發展目標、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山西,仍然道路漫長、任務艱巨。因此,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習總書記來山西視察的重要指示,繼續努力推進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為提升山西經濟發展質量、實現美麗山西目標和建設生態文明山西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