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在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每年為亞洲帶來的經濟價值高達1.8萬億~3萬億美元,在金融服務、醫療保健、制造、零售和交通等行業的影響最為巨大。
目前人工智能與金融結合最主流的“玩法”是自動生成報告、輔助量化交易。自動生成報告是指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快速挖掘定量和定性信息。如分析師需要花40個小時完成的工作量,機器幾分鐘就能完成,然后自7c240eb2c0988f7ec2e25d54fe12d150a406dc4a8957ffa234d156b15f35f7cb動生成一份有價值、可用的報告。輔助量化交易在美國已應用得非常好,華爾街多年前就提出了用機器來取代分析師,甚至是交易員。美國幾家公司已經做到用機器同時監測、投資、決策出200多種復雜金融產品組合,來幫助用戶的投資理財和大型基金運作等。
據了解,招行的摩羯智投在具體操作時,會根據客戶流動性目標和風險承受度,通過“行為動量基金分析決策樹、多象限風險預警矩陣”等模型體系,構建出符合各類客戶不同要求的基金組合;如遇較大投資風險,還會及時預警、提示客戶可進行動態平衡調整等。
“招行的摩羯智投是在金融二級市場進行輔助量化交易,即根據客戶具體生活狀態,如他們有多少錢、孩子要不要上學、養老情況……來定制投資方案,并基于投資方案為客戶推薦一些公開銷售的金融產品。”因果樹創始合伙人滕放介紹說,其實金融信息、產品、銷售都是公開的,沒有限制,任何人都能獲得。
那人工智能在其中發揮了什么作用?滕放解釋說,這就像去買菜,市場上有什么菜,大家都很清楚。人工智能將告訴你最近該買什么菜,把哪幾樣菜炒在一起,獲益比較大,風險比較低。“通過合理配置資金,達到客戶的財務目標。”
中國農業銀行科技與產品管理局楊唯實也表示,在傳統技術模式下,受人力資源和數據處理能力的影響,金融行業往往只能對少數高凈值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而對絕大多數客戶僅提供標準化服務。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智能投顧系統可實時采集各種經濟數據指標,不斷進行學習,實現大批量的不同個體定制化投顧方案,把財富管理這個服務門檻降到普通家庭人群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