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數字化經濟是全球拓荒者”,一家國外媒體近日以此為題,講述中國互聯網產業突飛猛進的變化。今天,我們正在跑步進入“一部智能手機搞定一切”的時代。是乘上互聯網的快車開疆拓土,還是在互聯網摧枯拉朽式的發展中被邊緣化乃至消亡,這是包括傳統媒體在內的許多行業都需要思考的發展命題。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成為主流媒體迎頭追趕互聯網浪潮的大勢所趨和必由之路。
新聞業從本質上講是內容產業,內容的權威性準確性是傳統主流媒體的核心優勢。全媒體時代,渠道可以改變,平臺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創新,但“內容為王”依然是不變的法則,只是生產方式與呈現形式需要與時俱進。就內容創新而言,媒體融合同樣需要來一場供給側改革。融媒體時代的內容生產,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一個字是“快”,媒體競爭分秒必奪,優質內容必須以快取勝;另一個字是“融”,媒體融合發展不是當“新聞搬運工”,而是要加強分眾化差異化傳播,提高新聞產品供給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從根本上說,無論媒體融合發展推進到哪個階段,內容生產的政治方向、正確導向不能變,黨管媒體的原則不能變。挺立這樣的價值“主心骨”,才能走穩走好融合發展之路。
技術是霸道,內容是王道,融合發展做得好不好,最終要靠傳播效果來檢驗。H5、直播、二維碼、VR等“十八般武藝”耍得怎么樣,受眾說好才算好,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媒體“自嗨”。融媒體時代,既要避免“受眾過了河,媒體還在摸石頭”的尷尬,也要避免落入自說自話、自娛自樂的誤區,陷入技術崇拜、數量崇拜的境地。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
一位參加了今年全國兩會融媒體報道的記者感慨:“宛如一次新生!”對傳統主流媒體而言,不日新者必日退,互聯網是必須邁過去的一關。辯證來看,新聞媒體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嚴峻的挑戰,也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廣闊的舞臺。推進媒體融合發展,還是這樣一句話: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