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3月30日,記者從山西省科技工作會議上獲悉,2017年山西科技工作重心將轉移到全面落實上來,著力優化人才環境,著力強化企業主體,著力構筑高端平臺,著力突出科技惠民,著力加強內外合作,著力營造創新氛圍,培育新產業,壯大新動能。重點在六個方面“下功夫”。
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在推進制度創新打造創新環境上下功夫。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方案》,按照“對表、對標、對接”的要求,重點抓好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制定《山西省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及修訂《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三個方面政策設計。加快部門職能轉變、全面完成省級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加快推進科研院所轉制改革。
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在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上下功夫。按照《創新型省份建設工作指引》,主動找差距、補短板、強基礎,爭取早日進入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行列。啟動開展創新型城市省級試點,建立監測指標體系,爭取2020年底前11個市全部達標。積極支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研究出臺《關于推進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大省級高新區培育力度。全力支持山西省轉型綜改示范區建設發展。推動示范區煤基低碳、智能裝備、新材料等領域科技創新能力逐步走向全國前列,大數據、新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等新興產業成長為支柱產業,全力支持示范區申報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示范區。切實增強基層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開展創新型縣(市)試點建設。
聚焦產業和實體經濟,在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產業轉型上下功夫。以大數據、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為重點,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培植要素鏈,全鏈條實施一批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項目。同時,要切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變依賴資源為依靠技術、依靠人才。通過“企業創新需求大起底”、“科技成果大展示”、完善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線上線下交易平臺等途徑,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支持企業主動與科技聯姻。深入實施企業“百項重點項目計劃”,每年支持100項左右重大技術和新產品攻關,積極孵化一批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扶持一批高成長性創新型“小巨人”企業。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支持力度,啟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力爭2020年底達到1500家以上。建立重點產業領域科技人才和科技情報數據庫,建設完善大型科學儀器和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制定出臺《山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最后一公里”。促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下轉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