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重點做好八大專項工程
科學導報訊 記者楊洋 3月28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在并州飯店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對近期發布的《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山西省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政策進行了深入解讀。
山西省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持續加大的壓力,環境倒逼轉型,迫切需要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省經信委主任張華龍表示,過去幾年,受到宏觀經濟影響,山西煤炭、鋼鐵、焦化等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效益下滑,投資意愿下降,原因就在于傳統產業多,投資找不著點。在此背景下,全省更加需要通過發揮技術改造的帶動作用,增加有效供給,補齊發展短板,內生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實施意見》中提出了兩個主要方向。一是圍繞冶金、焦化等傳統優勢產業,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智能升級、信息化、清潔安全發展、“三品”建設等為重點,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裝備、新材料,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二是圍繞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快新興科技與傳統產業的有機融合,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的規模化發展。
針對兩個主要方向,山西未來將重點實施智能制造示范、技術創新提升、綠色制造推廣、制造互聯融合、軍民產業融合、工業轉型強基、 服務制造創新、公共平臺建設八大專項工程,以通過重大項目帶動,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暫行辦法》的出臺是為了加大技術改造投資、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也是規范管理和使用升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的重要手段。山西省財政廳副廳長武志遠表示,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是增強企業技術改造信心,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帶動地方、企業、信貸和社會資金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為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山西省專門設立省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并確定2017年專項資金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
張華龍表示,山西省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各項政策的落實,按照淘汰低端,提升中端,發展高端的原則,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在技術改造具體措施方面加快推進落實,助推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強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