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迅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1.9%;2016年上海市新增眾創空間106家,全市眾創空間累計達到500余家,孵化企業1.2萬余家;湖北省整合資源,布局建設了19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初步構建了比較完善的科技服務體系……
近日,在科技部舉行的司局長媒體集中訪談會上,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楊咸武介紹,隨著2014年10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以來,科技部會同各相關部門和地方,推動《意見》各項重點工作的落實,促進了科技服務業發展。
“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促進科技金融創新發展、加強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推進創業孵化和企業成長、優化檢驗檢測認證制度、發展知識產權服務、建立科技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完善科技服務業財稅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紛紛出臺。”楊咸武說,針對《意見》中規定的17項重點工作任務,科技部和各有關部門持續發力。
同時,自科技服務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路徑、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令楊咸武印象深刻的是,隨著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行業分工的不斷細化,涌現了一批合同外包服務機構,這些機構開展更加專業化的服務,比如東湖高新區的藥明康德已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醫藥研發外包服務提供商。
在行業試點方面,科技部會同財政部,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以試點領域的科技服務需求為引導,重點支持科技服務產業聯盟、生產力促進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產業促進組織,為產業集群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務工作。
“在區域試點方面,科技部重點選擇了國家高新區開展試點,目前,已認定兩批共計32家行業試點和65家區域試點。”楊咸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