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楊洋 3月24日,記者從同煤集團電子招投標交易中心了解到,自去年開始實施第一次全流程電子招投標至今,已完成項目總金額為3.3749億,投標近百次,節資率達10%左右,節約紙張近20余萬張,減少碳排放至少100噸,為大同煤礦集團全部招投標項目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交易工作奠定了基礎。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 同煤集團在山西省發改委的支持和引導下,積極響應山西公共資源交易方式,與國家及山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功對接的社會化“第三方交易平臺”——金蟬招投標綜合交易平臺進行合作,開創了“國企+企業的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嶄新合作模式,建立了同煤集團電子招投標交易中心。該中心實現了“互聯網+招投標”、“互聯網+監管”的招投標交易模式,成為山西省首家實現電子招投標的國資國企。此舉不僅使招投標行為更加陽光、公正,而且更具有監督的可追溯性,將國有企業的招投標交易行為呈現給社會公眾,使交易行為更加規范有序,消除了嫁衣背后的“暗箱操作”,杜絕了“幕后交易”的土壤。同時做到了加強跟蹤分析和監測預警,使投標人大大減少了投標的資金成本及人力成本,提升了開標投標的效率,使整個招投標活動更加綠色、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