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范琛 3月21日,記者從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西出臺了《山西省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評價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通過對省、市、縣3個層面同時進行考核評價,壓緊壓實各層面的目標責任,形成省、市、縣三級齊抓共管、共同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良好工作格局。
《暫行辦法》主要聚焦了山西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在全省統一設計一套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為重要導向的“地標”性區域經濟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重點突出,特色鮮明,辦法共19條,主要內容包括考核評價堅持的原則、考核評價的范圍和分類、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考核評價的主要方法、考核評價結果應用以及組織實施工作要求等。
如何進行考核評價?山西省統計局局長翟振新表示,《暫行辦法》是將山西區域經濟按照省域、市域和縣域3個層面進行考核評價。省域即全省,從省級層面自加壓力,通過進度監測評價,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市域包括11個市所轄區域,主要從市級層面落實地方責任;縣域包括119個縣(市、區),其中96個縣(市)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進行分類,全省縣域共分四類,實施分類考核。Ⅰ類為重點開發縣域,共17個;Ⅱ類為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縣域,共34個;Ⅲ類為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縣域,共45個;Ⅳ類為23個市轄區。
為體現考核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可比性,根據考核評價區域分類,分別采用不同的指標體系。其中,省域和11個市域采用同一套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由29項指標構成。重點開發縣域由26項指標構成,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縣域由26項指標構成,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縣域由28項指標構成,市轄區由25項指標構成。其中,為突出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發展的戰略,全省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為產業轉型、創新驅動、資源環境和增長質量四個方面。
新聞發布會上,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巡視員胡瑞文還對《暫行辦法》設計的原則作了介紹,他指出,《暫行辦法》的設計不僅堅持了發展導向,體現出了新的發展理念,還將指標體系緊緊圍繞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這條主線上,突出重點、堅持分類考評,把省委、省政府的創新驅動轉型重大戰略部署具體化、指標化。
此外,《暫行辦法》還明確了山西省政府對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評價體系實施專項考核,每年公布考核評價結果。考核過程和結果應用與省委、省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及《山西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辦法(試行)》對接掛鉤。同時,《暫行辦法》還突出體現了“五大發展”,新理念新思想和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省情特色,轉型升級、科學分類、“應試”+“賽跑”、數據問題一票否優,既是特色也是關鍵詞,對引導和激勵各級各部門奮力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戰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